精心擘画绿富同兴图
——“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系列报道之四
当生态文明建设施工队,做最美国土守护者。这是新时代中国林草事业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职责。
勇担使命,忠诚履职。林草部门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进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坚持一手抓国土绿化和资源严格保护,做美绿水青山;一手抓产业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做大金山银山,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好促进绿富同兴、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如今,向绿向富向美的神州大地,生态底蕴日趋厚实,生态产品更加丰富,绿色财富不断增加。
再造秀美绿水青山
航拍中国,大兴安岭林海碧波万顷,沙漠边缘绿洲成片延展,一片片红树林蜿蜒在海岸潮间……神州大地上,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草部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营造和保护绿水青山,着力提升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持续深入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截至2023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5%。
“三北”工程攻坚战鏖战沙海,祖国北疆“绿色长城”不断延伸。2024年,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全面打响。在这三大标志性战役片区,各地因地制宜植树种草、防沙治沙。
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中卫,2024年计划完成荒漠化治理90万亩。在造林紧要期,当地以每天800到1000亩的速度栽扎沙障,漫漫黄沙被分割锁定在数以万计的方格中。
2023年10月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榆林市、甘肃庆阳市、宁夏石嘴山市与吴忠市,打响了毛乌素沙地区域联防联治“联合战”和“整体战”。这五市将毛乌素沙地视为一个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打破各自为战、分散治理的壁垒,精准布局了20个联防联治重点项目,形成了以上下风口协同治理、上下游共同施治、沙源区路径区一体推进的系统治理格局。相关各旗县联手治理跨界区沙化土地和黄河岸线流沙,合力筑造了蒙陕界、蒙宁界、陕宁界和甘宁界四大防风阻沙带。
2024年6月23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10个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贺兰山、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等保护修复名列其中。
在厦门,筼筜湖曾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从1984年至今,厦门市先后开展五期筼筜湖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如今,筼筜湖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市民和游客流连于湖边,看候鸟翩跹,享生态之美。
筼筜湖的治理,实现了从点到面、从单一治理到综合治理的转变。筼筜湖生态修复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文明论坛。
从破坏到修复,从单一治理、各自为战到系统治理、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短板变成生态样板。
在生态建设中,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一体化保护修复,实施全域治理,协同开展修复保护,推动绿量增长和绿质提升。
群山常青,碧水长流,山川处处竞秀美。
打造更多金山银山
山林藏富,山水养人。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在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林草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我国是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大国,林草产业年总产值超过10万亿元,形成了木竹加工、森林食品、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4个年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800亿美元。
![](https://www.forestry.gov.cn/u/cms/www/202501/17044020n48x.jpg)
近年来,江西省资溪县把毛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逐步让 55 万亩竹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该县近日举办首届 笋竹争霸赛,推动笋竹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资溪县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图为中国林科院竹林培育首席专家顾小平(左 一)在笋竹争霸赛现场测量参赛毛竹直径。
2024年11月23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世界林木业大会上,35个重点林业产业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约200亿元。这是我国林草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佐证。
产业向新的背后,是日渐成熟的产业体系。
贵港木业产业、临沂林业产业、临安装饰纸产业、宿州绿色家居产业……目前,我国木材加工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并不断迭代升级。
全国木材产量2024年预计达到1.37亿立方米,我国木材加工产业年产值超过3万亿元,木竹产品种类上万种,定制家居产业总值突破3000亿元。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是典型的平原县、林业资源小县,2023年却实现林业总产值60.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木业。
不砍树也致富,出路在林下。各地依托山林,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壮大。
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2400多个县大力种植经济林,经济林年产值近2万亿元。全国林下经济从业人数达3400万人,年产值约1万亿元。
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的龙江第一湾景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都是旅游旺季。10年来,龙江第一湾景区游客数量翻了约8倍,景区年收入从几十万元增至13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