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我国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0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903个、国家级沙漠(石漠)公园128个、国家级草原公园试点39个,是主要生态旅游地,也是当地发展的新增长点。
2024年9月,国家林草局、文旅部联合推出首批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串联起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河流湖泊、高山冰川、温泉湿地等自然景观,涉及生态旅游地130余处。
近些年,生态旅游方兴未艾。2024年1—10月,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到24.95亿人次,同比增长9.7%。
近年来,生态旅游新产品不断开发,自然教育、森林康养、森林徒步等新业态在各地兴起,出现了导赏员、森林康养师、自然教育师等一批新职业。
一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平武老河沟社区接待体验访客1.4万多人,全部由118名生态导赏员预约入区,导赏员获得导赏收入超过25万元。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周边,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点和乡村民宿。昌江县王下乡2023年春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5.9万人次,民宿入住率在96%以上,农家乐每户日均营业额2万多元。
山区林区发展林业,吸引许多农民工返乡创业,选聘185万名生态护林员就地就近就业,使乡村振兴和农户增收的途径、形式持续拓展。
建强优质森林“四库”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发展森林食品、林下经济,不断挖掘培育“森林粮库、钱库”。
2024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四川提出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力争到2030年,森林蓄水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亿亩,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万亿元,碳储量达到10亿吨。
同年9月,福建省出台加强森林“四库”建设发挥森林“宝库”作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要求接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造林涵水、兴林聚钱、育林扩粮、强林增碳,促进护林增绿、点绿成金、汇金盈库、兴库富民。
建设森林“四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森林“水库”润泽绿水青山,护卫江河安澜。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说的其实就是森林的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功能。山高林密,才有流水潺潺。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为建好森林“水库”,四川计划到2030年,保护修复退化天然林2000万亩,有效提升森林蓄水能力。
森林“钱库”,讲的是森林里有绿色财富,森林是“绿色银行”,发展森林可以致富。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已成为新的理念。随着林业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业态的兴起,生态补偿、碳汇等机制的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群众对林业的投入收到了增值。
新疆林果种植带动480多万林农年人均增收6400多元;广西林下经济惠及林农近1200万人,带动林农年人均增收3600多元;云南大理核桃种植覆盖全州967个村,综合产值180多亿元,带动37万农户就近就业增收……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一半以上。
籽粒饱满的枣庄石榴、脆爽清甜的大荔冬枣、金黄艳亮的砀山酥梨、汁水满口的延怀河谷葡萄……在经济林丰收节庆活动中,一个个地标性林果次第亮相,让人们一览丰收的壮美,感受收获的喜悦。
森林“粮库”丰富百姓餐桌,让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稳、吃得更丰盛。
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粮库”,装着“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我国有几百种具有食物生产功能的树种,发展森林食物,有利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
向森林要食物、要粮油。在大食物观的引导下,各地以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主要抓手,科学合理开发森林食物资源,扩大森林食物生产。
目前,已建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49个、林特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7个。
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森林食物生产模式日趋多样,森林特色食品、木本调料、木本饮料等新产品层出不穷,满足了市场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近2亿亩,产量1.9亿吨。全国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森林食品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发展木本油料,是增加国内食用油供给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以油茶、油橄榄、核桃等为主的木本油料林面积1.8亿亩,油料产量968万吨。
油茶是我国木本油料的主要树种。2024年是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的第二年。国家林草局印发加强油茶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将油茶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纳入国土绿化项目闭环管理,组织15个油茶主产区开展油茶落地上图。聚焦行动方案确定的200个重点县,扩大高产油茶林种植面积,加强低产低效林改造,支持油茶扩面提产。全国全年完成油茶新增种植403万亩,低产林改造31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