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两会受权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新华社、国家发展改革委 | 作者:中共中央办公厅 | 发布时间: 2025-03-14 | 150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印发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城乡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用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机制,重点区域帮扶成效明显。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832个脱贫县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开展支持易地搬迁安置区可持续发展专项行动,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超过95%。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全年吸纳330多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人。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金秋行动”,推动建立产销对接关系和产业协作体系,全年消费帮扶总额超4500亿元。

      二是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加快实施农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取得新突破。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乡村旅游和特色文化产业富民作用日益显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

      三是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5%。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改厕模式,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全国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5%以上。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县域基层医疗设备条件持续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现。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97%。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着力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完成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6.6万公里,建设改造各类管网17.5万公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5.8万个。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863个,建设筹集安置住房189.4万套,改造城市危旧房7.9万套。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0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全面建设,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重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综合交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八)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布局更趋优化。系统谋划出台实施一批重要区域规划和政策,加大区域战略落实力度,各地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积厚成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在京相关高校、医院、中央企业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分批向雄安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不断完善,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实施,三省市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持续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授权压茬推进,港口资源整合、轨道互联互通等取得新进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封关“一线”“二线”分线管理运行顺利,超1.6万名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居住生活,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香港园区联动发展,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便捷。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效显著,进一步抓实抓好长江大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明显成效,长江干流连续5年保持Ⅱ类水质,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构建,沿江高铁全线开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农业面源、城镇生活、工业和尾矿库污染治理深入推进,8万余个入河排污口开展溯源整治,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黄河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海洋强国建设深入推进,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发展,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洋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