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森林“四库”实现路径专家谈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作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发布时间: 2023-04-10 | 899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四库”这一科学论断形象概括了森林的多元功能与多重价值,生动阐明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也为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森林“四库”重要论述一周年之际,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林科院、中国林学会和林草碳汇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举办森林“四库”学术活动,就森林“四库”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今天,《中国绿色时报》摘要刊发部分与会专家观点。


森林是“水库”


森林植被与水资源的协同调控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余新晓

森林的“水库”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峰补枯、净化水质等功能。我们要明晰森林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探究森林“水库”的内在本质,进行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同调控,以有效释放森林“水库”的诸多效益。

通过分析森林植被对降水、蒸散、径流、陆地水储量、水质的影响,可以发现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影响的复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区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明晰森林植被对水资源的调控作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虽然目前的很多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完整认识不同时空下森林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及其相互作用,从而为森林植被与水资源的协同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合理的森林覆盖率、森林植被类型、林分结构、空间格局、造林技术,是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同调控的关键,在造林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在新形势下,要以多功能森林经营为导向,充分释放森林“水库”的多重效益,同时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通过森林“水库”联动生命共同体成为“四库”,甚至“多库”。

森林水文作用与多功能优化调控

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研究员 王彦辉

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我国须提升森林稳定性和多功能性,缓解造林成活率低、林分生长不良、整体功能低下、河川径流减少危及供水安全等问题。

在确定黄土区流域合理森林覆盖率时,即回答“造多少”问题,可借助有关统计关系及水文模型,增加考虑年降水量与产流量的限制;在确定流域内森林合理分布范围时,即回答“在哪造”问题,可借助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或区域植被承载力计算系统,考虑立地类型的产流差别及造林响应;对林分管理,应先确定立地分类和多种功能重要性排序,回答“为啥造”问题,再调查现有林分结构,诊断与理想森林的差别后编制管理计划,解答“如何管”问题;在确定多功能水源林理想结构时,可应用一般化的“3×0.7+X”模式(郁闭度0.7左右,地表覆盖度0.7以上,林木高径比0.7m/cm以下,X为其他要求),或在保证林分稳定的前提下权衡多种功能的林分结构需求,确定不同立地和林龄时的合理密度,回答“如何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