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学习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致力开掘兴绿活力源——“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 |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 | 发布时间: 2025-01-24 | 311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无人机、智能感知等新技术新装备已经深度应用到林草领域。

科技强林、创新兴林,是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林草部门坚持整体谋划部署,体系化统筹建设,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为林草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培育动能。

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扩大。聚焦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培育林草科技创新平台,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2024年,推进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重组和管理,获批重组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建“以竹代塑”等10个创新联盟,成立国家“以竹代塑”创新研究院,发布以竹代塑专项标准体系,加速推动“以竹代塑”倡议落实落地。

重大研究项目启动实施。2024年,启动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承接国家重点研发“林业专项”,新批复15个项目立项实施,将林草科技需求纳入“生态专项”“重大病虫害专项”。承担草种科研攻关项目,草种优良品种选育项目选育出国家级、省级审定的高产优良草品种10个。推进抗逆抗虫高产杨树、松树、苜蓿等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林草品种研发研究。推进国债防火阻隔系统建设项目实施。

“揭榜挂帅”项目取得成果。“三北”工程攻坚战关键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发布首批十大科研成果。完成油茶采收机械研发“揭榜挂帅”项目,研制便携式、轻简式、自走式等系列采收装备9种,机械联合作业效率达到人工作业的5倍。松材线虫病防控“揭榜挂帅”项目鉴定技术成果、森林雷击火防控“揭榜挂帅”项目科技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实施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研发项目,出台互花米草综合防治技术指南。

科技服务行动广泛开展。2024年,开展科技支撑“三北”工程、科技服务集体林改、科技助力国家公园等三大行动计划,支撑服务林草重点工作。遴选发布三北地区重点推广科技成果100项、科技服务林改引领性技术成果10项。发布林木采伐技术规程、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油茶等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行业监测7万余批次。举办防沙治沙先进机械、“三北”工程科技成果、林下经济科技成果等系列演示活动。举办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培训直播11期,全网点击量突破100万次。

实用技术成果扩大转化。推广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24年,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新入库近800项成果,在定点县实施42个科技帮扶项目。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打造林草乡土专家科技推广队伍。举办林草科技进兴安进青海、科普援藏甘南行、科技列车龙江行、全国林草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林草科普活动、林草科普四项赛事等系列活动。

建设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林草资源图汇集了林草湿荒及自然保护地等基础数据,国土绿化落地上图系统搭建了涵盖造林、种草、治沙等任务的上图平台,国家公园感知系统面向首批5个国家公园开放使用,森林草原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国省市县三级应用。

追绿逐美,向新而行。从“人海战术”到机械化作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到新技术加持,林草科技创新行动不断实现新突破、引领新发展。

用政策机制夯实林草治理现代化新基石

林长制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大创新,是推进林草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推深做实林长制,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全面推行林长制,督查考核激励是重要抓手。国家林草局印发林长制考核办法(试行),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将地方违法违规林地使用、林木采伐、公益林调整等严重破坏森林、草原、湿地、荒漠、自然保护地问题,以及违法违规审批、行政执法不严不实等管理问题,作为重要减分项和重点督查工作内容。2023年度林长制督查考核结果,以“一省一单”形式反馈各省总林长,对28个市县级单位进行激励表扬。同时,对国土绿化、森林防火、林草资源保护和中央财政资金使用等问题,通过印发林长提示函、建议函、督办通知、林长制简报等方式,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相关省级总林长和省林长办反馈,督促违法案件查处,推动发现问题整改。

林长制由试点探索到全国推开、由局部建设到全面建立,为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建立了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各省区均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4个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三级或四级林长,各省份均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全国省级林长436名、各级林长130.64万名。各级林长通过召开会议、巡林调研、作出批示等方式履职尽责。各地出台林长履职规范,划定责任区域,建立“三单一函”等制度,制定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工作督查4项制度,创新总林长令、“林长+”等配套制度9000余项,其中省级基本制度126项、创新制度201项。安徽、江西、重庆、广东、海南、黑龙江6省市出台林长制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江西九江、安徽安庆、甘肃张掖等市县出台责任追究办法等管理规定,实现了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转变。各省以林长制为统领,林草、财政、公安、检察院、法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合力解决林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推动林草重点工作。

这是发展和治理的转型,也是制度和法治的力量。以法治之力护佑绿水青山,以科学之策推进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