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我国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新阶段——专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树铭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04-30 | 7525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我国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新阶段——专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树铭

新华社记者胡璐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完善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这意味着我国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新阶段。

为何在此时出台这一意见?目前草原生态与生产形势如何?未来将如何加强保护修复,促进合理利用?记者30日采访了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铭。

草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树铭介绍说,我国是草原大国,草资源在各省区市均有分布,集中连片的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南方草山草坡,与森林湿地等共同构成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

“尤其在一些生态脆弱区,草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是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生态屏障。”他说,在一些干旱地区和高海拔地区,树木无法生存,只有抗逆性强的草才能存活。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草原,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来源于草原。“草原植被就像皮肤一样呵护着山川大地,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李树铭说。

他表示,长期以来对草原索取多、投入少,超载过牧现象突出,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原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大多数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初步遏制了草原总体退化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

具体来看,一些地方非法开垦、占用草原、采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行为时有发生。生态系统退化直接影响生产服务功能发挥,目前一些草种依赖国外进口,草原生产力不高,载畜能力下降。

“由于主要分布区自然环境严酷,草原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再恢复很困难。”在李树铭看来,我国草原保护修复正处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亟须加强保护修复、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同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草原高质量发展,推动草原大国向草原强国转变。

“实际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从原农业部划转到新组建的国家林草局,就定位了草原发展由生产为主向生态保护为主转变。”他解释说,这是草原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重大挑战。

聚焦保护修复提升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