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
10月18日召开的国家林草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森林食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富民效果日益显现,已成为林业支柱产业,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致富。
森林食物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发展森林食物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目前,我国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7亿亩,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全国2800多个县中超85%的县种植经济林;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年产值约1万亿元。
森林食物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木本油料供给多元化,茶油年产量80多万吨,还有橄榄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多种木本食用油。木本粮食供应充足,板栗、枣、柿子、松子、仁用杏等种植面积约1亿亩,产量1400万吨。水果种类繁多,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约1.9亿吨。森林特色食品、木本调料、木本饮料等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林下种植养殖提供林禽约49亿只、林畜5000余万头,林粮、林菌、林果、蜂蜜等大量高品质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平庄镇的林下茶树菇基地 唐鹏摄
产业富民效果日益显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种植面积约2100万亩,产量1400万吨,带动480多万林农年人均增收6400多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惠及林农近1200万人,带动林农年人均增收3600多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将“小核桃”做成“大产业”,核桃种植范围覆盖全州967个村,综合产值180多亿元,带动37万农户就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以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主要抓手,科学合理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加快推动森林食物生产扩面增量提质。
加强规划引领。出台《“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组织编制油茶、榛子、仁用杏等发展指南,明确主要森林食物产品的发展方向、区域布局和重点领域,指导各地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森林食物。
创新政策供给。与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 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资源管理、用地保障、财税金融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打好支持油茶发展的政策组合拳,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保障油茶生产用地的通知》,实施中央财政油茶奖补政策,全力推动油茶扩面增产。2023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7300万亩。今年1—9月,全国完成新造油茶林371万亩、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26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