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分支机构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Free course or class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回顾光辉历程 汲取奋进力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06-24 | 54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回顾光辉历程 汲取奋进力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回首奋进路,百年正风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百年接续奋斗,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历了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要从党带领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时俱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1972年我国派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后,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机构,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接轨国际、立足国情,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污染防治思路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思想新举措,要求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是战略谋划部署不断加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其中一个。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增加“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二是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24.3%,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超额完成下降40%~45%的目标。
  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向污染宣战,“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9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5%以上。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四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数十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具体改革方案,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制修订近30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深入推进,已成为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五是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申请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在党带领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探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些宝贵经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