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与试点,相继发布了多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然而与草原相关的实践仍在探索阶段。
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了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课题研究组,核算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产值,梳理了草原生态产品清单,探索了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首次系统提出了草票概念及相关机制。该机制的实施可为草原践行“两山”理念提供样板,为协同推进基本草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为什么推行草票?
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国草原面积近40亿亩,是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的集合体,具有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天然优势,具有重要的“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
然而,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保护修复力度不够、管理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草原过度利用、退化严重,需要探索促进天然草原休养生息的科学途径;草原生态建设投资渠道相对单一,需要为社会资本进草富民拓展路径;牧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需要积极稳妥推进草原“三权分置”的机制创新,盘活经营权,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草牧业发展方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需要探索建立高质量发展草牧业、农牧民增收、牧区繁荣稳定的机制;社会化服务不够完善,需要优化草地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激发草业发展活力,为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牧民拥有草原经营权但收益不高,难以充分享受草原生态价值红利;草原经营主体希望提升产值但经营投入受限;草原征占用主体享受草原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但成本不断上升;“双碳”目标激发控排企业对草原碳汇的需求但缺乏有效途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或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投资者有生态型投资需求但缺乏多元化的投资品种。因此,如何探索一套机制,使得牧民能享受更多的草原生态价值红利、草原经营主体能获得更多投入、草原征占用主体积极承担草原生态修复义务、控排企业和ESG或EOD投资者有实现各自需求的渠道,成为当前探索协同推进基本草原保护修复和草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焦点。
什么是草票?
草票是一种草原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票面化的凭证。具体而言,草票是在遵循自愿投资、平等协商的原则下,国有企业与村集体、农牧户通过共同经营、经营权流转等方式进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与草牧业可持续经营,依托创造的利润,面向村集体、农牧户及社会资本制发的经济权益凭证。
根据收益权、流通性及持有主体的差异,草票可分为A类草票和B类草票。A类草票是指持有主体为以草原经营权入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拥有保底收益、限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间流通的经济权益凭证。B类草票是指持有主体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境内合格投资者、不存在保底收益、可在境内合格投资者间自由流通的经济权益凭证。A类草票可等价转换为B类草票,B类草票不能转换为A类草票。
谁制发草票?
草票为实名登记的纸质形式,记载持有人信息、面值、种类及流转记录等。原则上应由国有企业依托草原未来创造的经济利益和生态价值申请制发,并由林草主管部门监制。草票发行主体须满足如下条件:国有股份企业且股权明晰;草原生态经营业务明确、主业聚焦,具备草原生态经营的经验和业务模式以及开展草牧业、草原修复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业务能力;企业管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企业财务绩效良好、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草票怎么定价?
草票价值的体现是在草畜平衡条件下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经济价值以草畜产品全产业链的生产产值为主,生态价值主要涵盖草原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价值,此外还应考虑草原生态修复、生态保护补偿、社会资本投入等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的资金安排。草票按每股评估价值发行。草票发行价格应通过询价或监管机构认可的其他方式按照有关规定协商确定。
谁认购草票?
A类草票限以草原经营权入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牧民认购,鼓励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入股。B类草票限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境内合格投资者认购,优先控排企业、草原征占用主体认购。B类草票鼓励和引导草原征占用主体实现征占用项目投资规模与其草票持有量挂钩。根据会计准则之规定,草票制度能将草原征占用主体原本需要费用化的生态修复支出转化为生态修复投资,进而不影响当期利润,甚至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
持有草票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