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学习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三七:红土生出“金不换”
来源: |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布时间: 2025-01-24 | 340 次浏览 | 分享到:


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既能安神又能提神
三七:红土生出“金不换”

秦孔云承包的三七种植大田,三七正在茁壮成长,可以看出明显的坡度。记者 王美华摄

秦孔云挖出一棵三七,讲说他的种植门道。张 麟摄

近距离观察三七种子,确实和人参种子很像。记者 王美华摄

文山三七综合交易市场,有客户边直播边交易。记者 熊 建摄

更多精彩扫码观看

一个是“止血英豪”,一个是“补气巨头”;一个扎根于红土,一个脱胎自黑土;一个人称“金不换”,一个众誉“百草王”——这就是三七和人参。

古人云:“北人参,南三七。”远隔千山万水的两种“明星道地药材”,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同为五加科人参属草本植物,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亲兄弟”。不同于能大补元气的人参,三七功效主打一个“血”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称其“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能治一切血病”。国人很熟悉的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

有意思的是,三七既能止血定痛,又能活血化瘀;既可安神助眠,又可提神醒脑。南辕北辙的功效,居然集于三七一身。它为什么有如此特点?还有哪些神通?不久前,本报记者来到三七的道地产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进行调研,为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小七农”有底气

文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水秀丽、物产丰富。在浩荡隐秘的山脉中,生长着一种“春苗如翠,秋实似火”的神草——三七。

为了看到大面积种植的三七,记者驱车进山。先走水泥路,再换越野车走泥土路。在仅容一车通行的路上颠簸了半天,终于来到砚山县新寨三七种植基地。在群山环抱中,走进成片的黑色遮阳网,可以看到,种植在二三十度斜坡上的三七,正茁壮生长。

这片大田是秦孔云承包的。种植三七的农户大多自称“七农”。秦孔云的微信名就是“小七农”。别看岁数不大,1989年生人,皮肤黝黑、面相憨厚的秦孔云很熟悉三七的种植门道。

“三七之所以得名三七,有多种说法。”秦孔云说,一种和三七的植株形态有关,三七播种后3至7年内会长出3个叶柄、每个叶柄生有7个叶片,所以得名“三七”;还有一种是,三七三分喜阳、七分喜阴。

谈起三七种植,秦孔云就停不下了。据他介绍,三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喜欢充足的漫射光照,即光照少了不行,但又不能强光直射,需要搭建遮阳网;种植三七得起垄,这样在雨季时,有助于及时排出雨水,防止积水导致根腐;三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要在垄面上铺松针,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抑制杂草生长。如此精心地栽培至少3年,方能收获。

“这片三七明年就可以收了。”秦孔云说,他现在最关注明年的三七价格。不了解内情的人很难想象,这位种植户有多大的魄力——他承包种植了260亩三七,光是成本投入就有大约780万元。“700多套灌溉设备、人工、各项投入等折合下来,一亩的成本大概在2.8万元到3万元。”秦孔云说,“这让我格外关注三七的产量和品质,不能出岔子。”

敢下这么大的本,秦孔云是有底气的。一来,作为不折不扣的大学生,他一毕业就投身三七种植技术的改良工作中,一干就是10多年,经验不少。这些年,他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地里,常年在群山峻岭的不同基地之间往返奔波。二来,他和云南白药合作,接受后者的技术指导,更重要的是,“三七种出来,他们收走”,风险有管控,销路有保证,“我们携手并进,冲一把”。

第三,管理水平高。“好三七是种植出来的,也是管理出来的。”秦孔云说,三七病害多发且传播迅速。如果控制不当,病害可能在五六天内蔓延至整个种植园,导致严重减产。为此,文山多年来在三七规范化种植和管理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三七规范化种植规程、技术、质量标准,三七的种植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求解连作障碍

道地药材的产地,往往被戏称为“老天爷赏饭吃”。文山之于三七,也是如此。

“文山是全国最大的三七种植基地,被称为‘中国三七之乡’。”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宋阳梅介绍,三七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度的地区。而文山纬度低、海拔高,年均降水量和日照量充足,非常适合三七生长。

同时,三七种植的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优,而文山地区特有的红土地就具备以上特点,种出的三七块茎密度更加紧实,皂苷含量稳定。基于此,文山三七人工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之首。

为了延续和保障三七的道地性,文山联合云南白药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共同改进和提升三七的种植技术水平。

“传统的三七栽培,主要是小规模家庭式种植,种子质量、栽培技术不统一,三七质量也不稳定。”云南白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从种苗、选地、管理三个关键因素入手,规范三七种植、生产全过程,“种子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使用一级种子进行播种,长成的一年生三七植株再移栽,移栽过程中会对种苗做二次分选,挑选出抗性强、健康的一级种苗,确保每一株三七的种源均来自文山。”

从种植基地返回时,记者搭乘的车抛锚了。没法叫救援,这里太偏远了。为什么三七种植基地要选在如此“远离人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