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提供科学依据。生态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比如,通过科学核算上下游间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调节服务产品价值,遵循“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以GEP的增量作为生态补偿的依据和标准,可以使生态付费有价可询,还可以推动生态补偿由“中央政府付费”向“受益者付费”转变,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体现生态公平性。市场化交易方面,以区域公共品牌认证为代表的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和以生态旅游开发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仍然是目前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调节服务产品的交易尚缺乏一个综合性的能够量化的指标、标准和统一的交易市场。可以采用GEP的核算结果,将生态产品尤其是调节服务产品打包,为政府采购、企业购买生态产品等“生态+市场”的生态产业化路径提供数据支撑。还可以根据GEP核算结果,开发生态贷款、“两山”基金、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搭建交易市场,打通“生态+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吸引更多资金、科技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高质量绿色发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发展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必须通过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充分认识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摸清生态产品价值的家底,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应用丰富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两山”转化路径,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并不断反哺绿水青山,持续供给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宋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