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青海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总体方案》获专家组审议通过
《青海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总体方案》评审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科学、可行的原则,遵循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人工修复为自然恢复创造条件的技术要求推进修复工作,守好筑牢祁连山国家生态安全屏障。”11月21日上午,在《青海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总体方案》评审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张佳宝如是说。
青海木里矿区位于海西州天峻县木里镇和海北州刚察县吉尔孟乡,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大通河的发源地,是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由于多年煤炭露天开采,造成水资源、土地资源、植被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亟待整治修复。
2020年8月4日,媒体报道木里矿区非法开采煤矿事件后,青海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制定出台《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年)》,提出以“两月见型打基础、当年建制强保障、两年见绿出形象、三年见效成公园”的要求,迅速组织专家赴木里矿区对渣山、矿坑、储煤场、生活区及道路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全面摸清了草原、湿地等生态受损程度及周边社会经济情况。按照“一坑一策”治理思路,青海省林草局编制完成了木里矿区11个矿井种草复绿技术方案。为进一步做好木里矿区的生态恢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原则和科学、系统、精准实施生态修复的要求,11月,青海省林草局编制完成《青海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总体方案》。
11月21日,由青海省组织的《青海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评审会在京召开,来自生态恢复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齐聚一堂,为木里矿区生态恢复科学把脉,建言献策。
“木里矿区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是目前我国在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开展的大面积矿山治理的首例示范性工程,国内外尚无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可借鉴,具有很强的探索和试验意义,它不仅是我国的一次探索,也是世界的一次探索。”张佳宝对人民网记者说。
《总体方案》指出,要坚持长远结合、久久为功的方针,按照“一坑一策”的要求,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及经济社会等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和施工设计,做到科学施策、精准施治、治理有方、修复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