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等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晒出亮眼成绩单。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全国累计排查出入河排污口25万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向着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目标,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
一大早,江苏省苏州市枫桥街道富康新村垃圾收集点,居民倪建中带着分类好的垃圾来投放:“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不像以前在楼道口堆着,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了。”苏州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3年多来,基本建成投、收、运、处全过程管理体系。“我们将继续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让群众在践行新风尚中有更多获得感。”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杨青松说。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全国约1/3的行政村深入实施环境整治,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累计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约1亿吨。
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等目标任务。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同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系统治理,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头道沙子飞播造林区,花棒、沙拐枣随风摇曳,郁郁葱葱。护林员阿拉腾图格正骑着摩托车巡查。“过去,这里土地沙化严重。通过飞播造林,植被多了,风沙也变小了。”阿拉腾图格说。
开春以来,“三北”工程攻坚战场由华北向西北、东北渐次拉开。“目前已开工项目40个,完成造林种草2000多万亩。”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说,各地区统筹实施护山改田、节水保湖、造林增草、治沙用沙等一批标志性综合工程,推动防沙治沙从“单要素”治理向“全要素”治理转变。
分区管控,为发展建立“绿色标尺”。
日前,湖南省湘潭市天易经济开发区通过了湖南金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入园审批。“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审批。”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湘潭县分局提前介入指导,比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15天就完成了审批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