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了,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
水更清了,全国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达89.4%,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地更绿了,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新时代以来,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升2.39个百分点,达到24.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我国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向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目标,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晋煤物流铁路改扩建项目配套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火花闪烁。这个项目推动附近3家焦化企业将运输方式从公路转为铁路,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污染排放。“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用,年运输能力将达到2200万吨,实现‘煤不露天、焦不落地’的清洁运输目标。”山西晋煤铁路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辉介绍。
今年,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展开。“焦化、水泥行业都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两个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将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接续实施。北方地区完成农村散煤治理3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7000多万吨。全国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老旧及高排放机动车超过3000万辆。
向着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虎岭公园,虎岭湖碧波荡漾。“以前这里就是一个臭水沟,现在水清岸绿,环境多美啊。”信江新区虎岭村村民刘峰说。清沟、清塘、清污,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让虎岭湖变成一湖碧波。“今年,我们将在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城市水体治理长治久清。”鹰潭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蒋田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