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
来源: | 作者:新华社 | 发布时间: 2024-03-25 | 2834 次浏览 | 分享到:

“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

一只来自3000年前的“太阳神鸟”,穿越夜空,翩然而至。

2023年7月28日晚,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31名中外火炬手共同点燃太阳神鸟点火盘,火焰盘旋上升,“神鸟”绚烂展翼,最终点燃主火炬塔。“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其形象来自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饰文物,表达了中华先民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

埃及青年和体育部主管青年项目发展的官员伊斯兰·沙米感叹,开幕式将古老的中华文明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相结合,体现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重视。

追根溯源,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都植根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各自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对中国的文明理念和现代化道路探索产生了浓厚兴趣。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球文明倡议“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值得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借鉴。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也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副校长阿卜杜勒·拉希德·纳阿拉看来,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告诉世界,各国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同时保留自身文化传统。“不必效仿西方。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

英国牛津大学古代史教授约瑟芬·奎茵指出,世界上不少人已经发现,西方习惯于把自己的价值观当作“普世价值”强加于人。所谓“一些文明比另一些文明更优秀”的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是为了强调本国的优越性和帝国主义的正义性而发明的”。

墨西哥《千年报》刊文说,全球文明倡议捍卫了文明平等的观点,强调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反对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

俄罗斯学者弗拉基米尔·涅日丹诺夫认为,中国秉持的文明观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这有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不是强推自身意志的霸权国家,而是互利合作的平等伙伴。

“让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的人们更加融洽地互动起来”

“你们来信的汉字写得很漂亮,手绘的中国龙、长城和熊猫很形象!得知你们到访了好几个城市,看大熊猫,品中国美食,体验中华文化,感到‘超级开心’,我非常高兴。听说你们结识了许多中国小伙伴,并且邀请他们回访你们的家乡,你们之间结下的友谊令人感动。”

中国龙年元宵节之际,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马斯卡廷中学访华代表团学生并回赠新春贺卡,向他们和全校师生致以节日祝福,欢迎更多美国青少年来中国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