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价值实现新路径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习近平总书记在手工茶坊参与炒茶劳动,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
淳美黎乡,令人流连忘返。11月,2022年“雨林与您”体验活动在毛纳村开幕。
开幕式“雨林时光”田园实景演出,以毛纳村晒谷场、生态田园、田间步道为天然背景,由当地群众做演员,以原生态黎调山歌带入黎家儿女雾起云归、采茶种稻的劳作场景,描绘出一幅热带雨林与自然、民族、乡村田园交融的“富美乡村图景”。活动当天,近10万人观看了实景演出直播和回放。
为了营造良好的实景舞美,有关团队生态治理毛纳河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改造滨河滩涂为乡村晒谷场,梯级化改造生态田园,仿生化修建农业生产管理房。实景演出可提升改造,转化为可持续运营的乡村文旅项目,融乡村建设、农事活动、民俗表演、游客旅拍打卡多用途合一,乡村驻场表演将成为现实,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海南计划用5年时间,每年采用“1+N”的主分会场形式,在各市县巡回举办生态科普等系列活动,系统介绍海南热带雨林知识,展示海南热带雨林独特魅力,阐述海南热带雨林重要意义,更好地传播国家公园理念,培育国家公园文化,讲好国家公园故事,让更多人走进雨林、了解雨林、爱上雨林,进而保护雨林。
系列活动包括海南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流动课堂专题巡讲、“书写生态,阅读雨林”读书分享会、海南热带雨林知识科普小型移动博物馆、雨林野奢露营音乐派对、雨林农文创产品市集等,在科普雨林知识的同时,也为雨林带来了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2019年以来,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启动“黎花里”文旅小镇建设项目,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资源和黎族特色文化优势,利用闲置的村集体建设用地新建民宿,同时引导村民用自家的空房做民宿,充分挖掘村民各家各户的特长优势,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餐饮、蔬菜基地等特色生态休闲体验项目。
全乡2022年经济收入达6600万元,人均收入达2万元,群众真正吃上旅游饭。王下乡还先后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文明村镇”。
国家公园的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国之大者”常怀心中。
一年来,海南不负殷殷嘱托,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海南将不负时代之召,不负青山之托,坚持生态立省,全面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