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智库
APPLICATION FORM
ACTIVITY
立即提交
活动报名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应重视牧草在节粮增效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作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发布时间: 2023-12-19 | 111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记者途经以经营牛羊肉闻名的北京牛街时看到,很多牛羊肉专营店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采购队伍,支付宝到账的提示声也是接连不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羊肉、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品种、质量也更加挑剔。据统计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人每天的口粮是387克,比40年前下降了40%,肉、蛋、奶、水产品的消费每天每人是210多克,比40年前多了4倍。

  山西农业大学教授侯向阳告诉记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食物观一方面是要确保供给食物的数量安全,另一方面是确保供给食物的质量安全,即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随着我国在2021年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国城乡居民吃得饱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但是,微量营养素缺失、失衡等问题,还是阻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科院公布的数据,全世界有20亿以上的人受到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困扰,我国微量营养素缺乏者有3亿人,另外还存在数亿潜在群体。

  科学地理解大食物观,应重视牧草在节粮增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数量上看,如果用同样的耕地种草、种粮,种草喂牛、羊等草食的家畜,生产效率会更高,因为能产出更多的牛羊类产品。如果拿玉米或者谷物粮食来喂牛羊,生产效率不如拿优质饲草来喂。所以,未来发展农业生产,应从原来传统的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方向来转变。种饲草也是种粮食。相关的科学研究也表明,同样的水土资源,如果生产优质牧草,可以收获和谷物相当的能量,蛋白质则是谷物的2倍—4倍。

  从质量上看,解决草-畜链条的营养强化很重要。侯向阳说:“中国科学院编纂的《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提出要发展‘功能农业’。功能农业被视为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农业发展阶段。当前,应对微量营养素缺乏主要集中在粮食种植业,对富集微量营养素的牧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非食用部分饲料化研究和产业化重视不够,从源头到‘土-草-畜-肉奶’链条的营养强化研究和产业化十分薄弱,严重限制了 ‘特’‘优’质量型高效型畜牧业的发展,制约了居民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和吃得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在我国全面加强农业强国建设的形势下,加强开展乡土草和‘土-草-畜-肉奶’链条的营养强化功能农业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种草难,种好草更难。

  即便有了土地种草,如果没有好的草种也无法实现目标。由于起步较晚,我国草种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还缺乏一些生态竞争性强的草种,特别是乡土草种。

  侯向阳建议加强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重要优良乡土草种钙铁锌等营养的分布和缺素状况研究以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和遗传改良研究。针对不同地区高质牧草品种严重短缺和新品种培育中面临的营养缺乏重要瓶颈等问题,系统研究分析钙铁锌等重要营养元素在不同乡土草种中的分布、含量和缺素状况,评价筛选营养全面健康的优异牧草资源;利用现代聚合育种技术,创制优质牧草新种质资源,提高矿质元素在牧草中的富集度和均衡性。

  二是农艺措施干预强化牧草富集钙铁锌机理研究。农艺生物强化技术是促进牧草微量营养素富集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乡土草种生产体系和微量营养素富集目标,研发相应的微肥、菌肥、纳米肥,研究钙铁锌等矿质元素植物体内富集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优化施肥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微量营养素富集度。研究不同形态肥料配施对牧草微量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不同施肥方式对牧草营养强化的效果评价;增施微肥等对盐碱地及干旱胁迫等逆境条件下不同牧草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品质的影响;土壤微量元素形态及配合比例对土壤生物过程(微生物、酶活性)影响的机理。

  三是富钙铁锌草产品高效利用与草食家畜精准营养调控研究。研究富钙铁锌乡土牧草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关键养分转化路径,建立有效减损、提质、增效的牧草加工技术体系,实现多元草产品的精细加工与品质提升。解析乡土饲草微量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在草食家畜体内累积规律,研发重要乡土饲草对草食家畜乳、肉风味及功能产品提升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传统和集约化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种养循环,发展富集微量营养素的养殖产业链。

  侯向阳进一步解释说,通过研究,系统探明我国不同地区重要乡土草营养分布和缺素状况并揭示其对畜牧业的影响;揭示乡土牧草铜铁锌锰硒等营养形成和缺素的机理;探明利用乡土草现代聚合育种技术、农艺干预技术、加工利用和养殖技术等强化乡土牧草富集钙铁锌的机理及对草-畜系统的作用机理,提高乡土草和“土-草-畜”转化链的营养富集度和均衡性,从源头和链条上为发展“特”“优”质量型草牧业提供机理和技术保障。(记者 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