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分支机构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Free course or class
谁卡了马斯克的脖子:动力电池的原料争夺战
来源:远川科技评论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06-24 | 612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批中国军团的加入,一方面意味着用于硫化镍的供应紧张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同时也意味着镍的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带动动力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成本的下降,这对于一直担心被镍卡脖子的新能源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尾声


表面看,汽车行业的竞争只存在于整车厂之间,但殊不知,在这场新能源革命的背后,上游矿产资源的争夺战更为激烈,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公司利润,还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


中国本身是一个少锂、少镍、无钴的国家,过去十年通过一批企业在海外的收购和布局,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和加工体系,也出现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世界第一梯队的动力电池厂商。


但不能忽略的是,随着欧美国家开始积极布局新能源,上游供应链的竞争无疑将会加剧。


早在2017年,欧洲就成立了电池联盟。今年6月,美国能源部、国防部、商务部和国务院共同发布了《国家锂电池蓝图(2021-2030)》,目标就是建设美国国内的锂电池原材料的加工能力,并且降低对敏感材料(尤其是镍和钴)的依赖程度。


谁能拿到产业链上的最大话语权,仍然是个未知数。


来源 | 远川科技评论

文 | 罗松松
编辑 | 陈帅
出品 | 远川研究所制造组


参考资料:
[1] 镍的革命,建约车评
[2] 镍:电动汽车需求开启行业新周期,兴业证券
[3] 松下——圆柱电池领跑者,与特斯拉的“十年之痒”,光大证券
[4] 特斯拉的电池进化论,知识流
[5] 海外锂矿增产暂停,国内企业逆势上行,川财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