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推动杜仲全产业链发展
助力墨玉防沙治沙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3月22日,由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组织召开的“杜仲全产业链防沙治沙项目交流研讨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墨玉县召开。
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杜仲规模化种植与全产业链发展,为墨玉县防沙治沙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原司长关凤俊、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第一副会长孙国吉、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王秀忠、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原一级巡视员陈友权、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秘书长靳永新、诚盛佳业(墨玉)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英,以及和田地区墨玉县林业和草原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
李春生强调,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深入破解制约和田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修复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墨玉县防沙治沙新局面。
关凤俊指出,在以往矿区生态修复进程中,若无法有效形成产业,往往会面临诸多问题,修复成果难以巩固、生态改善缺乏持续性等诸多棘手问题。杜仲产业则不同,种植成效显著,产出产品有销路,能成功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墨玉经验”。
孙国吉指出,种植业需遵循自然规律,杜仲种植是防沙治沙的新探索,因其不占用耕地资源,所以尤其适合耕地稀缺的和田地区。防沙治沙工作还应强化产业发展对富民的作用,我们要及时总结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情况,适时推动杜仲产业扩大布局,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出新的道路。
王秀忠指出,杜仲具备高收益、高附加值特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大面积种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产品深加工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提升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社会效益。杜仲全产业链项目发展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和产业支撑是基础,二是要发挥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三是加大技术培养人才队伍建设。
陈友权指出,在墨玉发展杜仲产业很有意义,杜仲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树种,其根系发达,能有效固土防流失、改良土壤,能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区顽强生长,在生态修复中的具有独特价值,我们要不断扩大技术种植,加快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经济树种防沙治沙新路。
靳永新表示,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作为全国性行业协会,有义务支持区域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防沙治沙工作,希望地区与企业协同行动,通过乔-灌-草立体种植模式,依托杜仲胶萃取、中药制剂、生态饲料等产业,打造种-研-产-销全链条发展体系。同时也要注重组建专家+土专家构成的技术团队,持续攻克干旱区杜仲栽培及全产业链开发的技术难关。此外,尤其是要注重创新治沙-固碳-交易-反哺机制,联合环交所等碳汇开发交易机构,适时开展荒漠碳汇产品开发工作。
吴英介绍了杜仲全产业链的经济社会价值与发展前景。他指出,杜仲全产业链将贯穿种植、加工和销售各环节,涵盖杜仲胶、杜仲油、杜仲保健品等多个领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公司下一步将加快促进建立杜仲防沙治沙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与运营效率。同时,公司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大对杜仲产品的研发创新投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赢。
墨玉县地处沙漠边缘,长期饱受风沙侵袭,生态环境脆弱。防沙治沙工作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也是保障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此次召开杜仲全产业链防沙治沙交流研讨会,正是和田地区墨玉县和龙头企业协同,在国土绿化防沙治沙道路上的一次创新探索。下一步,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将以此次交流研讨会为契机,凝聚各方智慧和社会力量,为实现科学国土绿化、防沙治沙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设美丽新疆、绿色中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