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一排排薄壳山核桃、黄桃、樱桃等在乡村“四旁四边”栽植的“摇钱树”枝繁叶茂,一片片芍药、牡丹等林下中药材竞相拔节,这就是文都桐城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省“绿美江淮行动”,推进深化林改,广栽“摇钱树”,建设“绿富美和谐乡村”的新景象。
全面统筹规划是一把“金钥匙”。坚持把“摇钱树”工程作为和美乡村建设重要内容。自2023年起,对全市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省级中心村所在行政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都在规划编制、项目谋划时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将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四旁”和自留山、自留地等作为“摇钱树”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尽绿。
深入调查摸底是“第一道工序”。桐城市政府成立“摇钱树”工程领导小组,林业局成立专班,与镇街一起,逐村进行现场宣传、踏勘摸底、登记造册,为每一棵“摇钱树”建立档案。2024年实施的29个村累计造林空间超3000亩,栽植薄壳山核桃32171株、油茶18737株,林下中药材96.4余亩,套种黄桃、樱桃等果树3215株。计划利用5年时间,全市所有村全覆盖,做到应栽尽栽。
落实资金保障是“关键一环”。桐城市政府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补助各村“摇钱树”工程费用。薄壳山核桃每株工程费用198元,为强化责任意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根据群众自愿,按每株10元向农户筹集苗木费,市级奖补80%,其余由村集体自筹;薄壳山核桃和樱桃、桃树混交栽植,或林下套种中药材的地块,1亩奖补800元。
创新联村带农模式是“持续发展的动力”。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桐城市政府与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龙头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社与农户分别签订共建共管和收益分享协议。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种苗,安排专业人员提供栽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以市场价格保底回收林果产品。村集体合作社负责造林整地、苗木采购、栽植抚育、监督管理等,农户负责提供土地、参与栽植以及日常管护等。孔城镇南口村探索出“高校+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 双港镇山明村探索出“本村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 青草镇复兴村探索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双港镇山明村、唐湾镇蒋潭村,还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和“摇钱树”工程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这些富有成效的发展新模式,建立由党员干部、种植大户、普通农户等组成的“苗管家”队伍,带动周边群众主动领苗、主动栽苗、主动护苗,注重多方合作联动,强化利益链接,实现联村带农致富机制和目标。
科学种植、技术包保和抚育管理是“全周期经营摇钱树的三大法宝”。一棵摇钱树,三分栽,七分管。要想“摇钱树”能够持续“摇”出生态、“摇”出财富,优质种苗和优良品种是关键。桐城结合实际,坚持适地适树,着力发展薄壳山核桃。市政府与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村与该企业签订村企合作协议。苗木质量统一,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制度。同时规范调苗程序。由村申请报告,林业站联络员、站长、镇分管领导审核后签字,再经林业局分村联络员审核后,方可开具调苗单调运苗木。林业局对各镇(街)安排1名技术人员分村包保,在整地、挖宕、施肥、栽植等重要节点,驻点指导,开展“保姆式”服务和科技“全周期”把关,同时将部分村的先进经验及时推广,督促调度摇钱树工程进度。(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