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当前位置: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三北工程:让森林“粮库”更丰盈
来源: | 作者:国家林草局三北局 | 发布时间: 2024-04-30 | 2615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开发森林食品、充实森林“粮库”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方面,是落实森林“四库”科学论断的重要举措,更是三北工程建设以来的不懈追求。

三北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工程围绕充实森林“粮库”,在农田牧场防护林和经济林建设、林下经济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在祖国北疆逐渐筑起一道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了强大的绿色力量。

防护林网:守护森林“粮库”

三北地区虽然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却也分布着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甘肃和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在三北工程启动之前,三北地区“四料(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三刮四种”现象突出,超过1300万公顷的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且不稳。1976年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138个重点县,粮食平均单产仅129斤,人均收入不过39元。 

长期的实践让三北人民认识到:林不足,土不牢;林不密,水不保;林不茂,粮不丰。秉持着“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的初心使命,在三北工程一期建设时,就确定了以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为主攻方向的战略方针。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区域性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有效庇护的农田面积达3021.4万公顷,农田林网化率达到44.1%,基本根除了危害农业生产的“三刮四种”现象,工程区累计增加粮食产量4.23亿吨,年均增产1058万吨。

农田防护林网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还促成了三北地区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双增”趋势。“全国产粮十强县”均是三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达标县。黑龙江依托三北工程建设农田防护林,实现小麦、大豆、玉米平均增产超过15%,年增产粮食23.8亿公斤。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通过建立428万亩农田防护林带降低强风导致棉花倒伏的风险,提升棉花产量与质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三北工程五期,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确保了连续30余年的农牧业稳产丰收。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通过因地制宜开展治沙造林,成功恢复耕地6万多亩。

经济林:扩充森林“粮库”

三北工程坚持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之路,秉持大食物观,累计营造经济林463万公顷。三北地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30多倍,为全国提供了1/4的干鲜果品,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助力1500万人实现脱贫增收。

三北工程大力发展干鲜果品等生态经济林产业,特别是在黄土高原、新疆绿洲、燕山山地等建设了一批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基地。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已达5667公顷,产值将近100亿元;陕西依托三北工程大力发展花椒、柿子、核桃等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花椒产值居全国第一位;新疆在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县市建成了1500多万亩特色经果林,全区林果产量达876万吨,产值突破600亿元。

近年来,三北工程着力推动木本粮油经济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河北省迁西县立足资源优势,将传统板栗产业做大做强,栽植面积达75万亩,产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辽宁铁岭县积极发展榛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种植、贮藏、销售、深加工的榛子产业链条,榛林面积达17万亩,年产榛果2000万斤,产值2.4亿元;新疆温宿县是我国著名的“核桃之乡”,退耕还林后累计种植核桃17.4万亩,年亩产250公斤,年亩产值达4000元;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是人工培育文冠果的先行开拓者,现有栽植面积20万亩,年产文冠果种子15万公斤;陕西咸阳市泾阳县以元宝枫产业项目为核心,通过研发、加工、实验、体验等多维度发展,致力于打造万亩元宝枫产业基地。

林下经济:助力森林“粮库”增值

得益于三北工程建设,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应运而生,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新的致富途径,更好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依托三北工程,三北各地采用林药、林菌、林菜、林草等林下种植、养殖模式进行立体复合经营,不仅促进了森林培育、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美化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区域经济结构。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既实现了林木和林副产品双丰收,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保健、康复、疗养等多种健康需求。甘肃临夏全州发展林下种植面积达23.89万亩,产值2.79亿元,林下养殖达59.2万头,产值0.66亿元,实现了林下经济的优质多元发展。山西长治潞城区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共种植柴胡、连翘1900余亩,村集体增加收入30余万元。新疆套种肉苁蓉、万寿菊、小麦等在内的多种林下经济作物,其中肉苁蓉种植面积居首,接种面积达78万亩,肉苁蓉干品产量超过6000吨,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科学绿化:沙地建起森林“粮库”

三北工程建设坚持科学绿化,在治沙树种的选择上充分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不仅考量了树种在防风固沙中的生态保护作用,而且充分挖掘了其食用价值,推动了防沙治沙与森林“粮库”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