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学习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打造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利用科技高地
来源: |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 | 发布时间: 2024-09-04 | 1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8月,中国林科院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特派队走进内蒙古五原县。此行,他们将在有“黄河至北”之称的五原建设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推广带动3万亩,为“三北”工程六期重点项目“阴山北麓(河套平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提供科技支撑,打造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利用科技高地。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地处黄河“几字弯”最北端,是河套灌区土地盐渍化的典型区域。河套灌区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之美誉,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塞外粮仓”,肩负着守护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重任。

河套灌区还是“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攻坚地区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除重点防沙治沙区域外,河套灌区还存在大面积中重度盐碱地,导致其成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生态系统不稳定,严重制约当地农林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

8月13日,中国林科院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高地挂牌仪式在五原县举行,标志着科技高地建设正式启动。

中国林科院副院长、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特派队队长陈幸良研究员表示,要打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国林科院瞄准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域生态治理的难点问题,着力打造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示范区等15个科技高地,率先建设一批先行先试示范区,精准指导和技术支撑“三北”工程建设,五原县的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高地就是其中之一。

派遣科技团队 锚定盐碱地治理难题

“河套灌区土地盐渍化是‘三北’工程攻坚战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之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盐碱地中心副主任罗志斌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中国林科院瞄准这一难题,设置“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高地,目的是调动中国林科院和地方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各级科研单位的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把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推向基层一线,同时总结基层的治理经验,让科技成果有的放矢发挥实效。

今年3月,由中国林科院、内蒙古林科院、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等单位科研骨干组成的科技特派队来五原县调研考察。科技特派队深入五原县及周边16个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区,对盐碱地经济林发展模式、盐碱地土壤高效改良技术、林草植被修复模式及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科技需求等进行专项调研。

调研发现,在项目区内,土壤盐渍化与干旱缺水交织影响,水资源制约成为生态治理的瓶颈。要破解这个难题,大量筛选应用抗旱耐盐碱的林草品种是科技高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罗志斌介绍:“优异的乡土林草品种应该成为未来河套灌区乃至整个三北工程区的主力植物材料。为此,应该建设优质林草种质创新中心,在优异林草种质创制、繁育和植物配置模式等各个环节突破关键技术,为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地治理以及‘三北’工程提供抗旱耐盐碱优异林草苗木和林草植被构建技术。”

联合科技攻关 明确科技高地建设任务

8月12日,记者随科技特派队走访了科技高地建设中的4个基地。这4个基地根据土地盐渍化程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治理和利用方法。

罗志斌说,五原县是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全、盐碱地治理经验最丰富、技术模式最集中的县,在土壤盐渍化治理方面最具代表性。科技高地设在五原县,不仅能够辐射河套灌区,而且对整个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都具有显著的带动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积累,五原县林草工作基础好,全县上下一心、重视生态,在此基础上开展科技高地建设,可以让当地老百姓真正感受“科技赋农”的作用。

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五原县和巴彦淖尔市盐碱地的调查数据正在获取中,为当地盐碱地分布“一张图”绘制奠定基础;在科技高地管护中心,200亩耐盐碱优异林草种质资源圃已初步建成,收集了20种、1万余份适宜河套灌区盐碱地的优异乔灌草植物种质资源;在塔尔湖智慧果园,梨树经济林下套种酸枣(酸枣仁可以提取有效成分用于制造抗抑郁药物)苗木,早熟梨树下套种适宜盐碱地生长的中草药模式已初具规模;在毛家桥附近高速路两侧退化林改造区域,已经使用更加适宜的乡土树种柽柳替代新疆杨和小美旱杨进行修复;在八里桥盐碱地蒙草生态修复项目园区,过去寸草不生的盐碱荒地已经采用“光伏板+板下耐盐碱牧草”模式进行修复。

五原县林草局局长张宏刚告诉记者:“根据前期调研情况,中国林科院专家团队为五原县量身定制了绘制盐碱地及耐盐碱林草植被本底‘一张图’、耐盐碱林草植物种质资源筛选与培育、盐碱地经济林林药配置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等6项任务,目前这些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当中。”

铺好绿色家底 向盐碱地要经济效益

近年来,五原县及周边旗县盐碱地重点发展经济林果产业。通过盐碱地治理项目,园区集成排盐改碱、土壤改良、节水灌溉、良种选育、宽行密植栽培等技术,构建了土水盐林一体化管理技术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盐碱地经济林发展模式。

8月13日,记者来到五原县天吉泰镇农户张志勇家采访。一路上,公路两旁杨树、本地柽柳等长势旺盛。

一进屋,张志勇就热情地招待大家坐下,桌上摆满了早熟梨、李子、鸡心果等刚摘下的水果。“尝尝味道怎么样,这些可都是我们新引进的品种,只往巴彦淖尔市和呼伦贝尔市销售,其他地方可吃不到。”张志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