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人们,提起精神来,鼓起勇气来,挺起胸膛来,举起手,拿起锤子来,打钟,打林钟!”舞台上,南京林业大学的一群年轻人正在用饱含深情的表演向新中国首任林垦部部长、南京林业大学重要历史奠基人梁希致敬。
“他们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林人’,更应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兴林人’。”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蒋建清表示。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瞄准国家战略、社会需求,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更多知林爱林、强林兴林的“金种子”。
专业与需求“零距离”
很长一段时间,林业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缺口大、转行率高的困境。其背后原因是复杂多面的。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不衔接、不匹配。
此前林业教育以培养符合行业、产业部门需求的林业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围绕产业和科学对林业生产的细分进行专业设置。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知识专一化、技能单一化、专业分散化的尴尬,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难以应对林业事业的复杂性和多层次需求。
“要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林业的契合度,就必须主动对接林业发展新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育新兴、新生林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分析。
为此,南京林业大学将70个本科专业分为林科核心、涉林专业和非林专业3个圈层。坚持“培优”,以品牌专业为引领,强化林科特色;将非林专业新思维向传统林科渗透,支撑林科专业再提升。坚持“培特”,以林业特色优势赋能涉林、非林专业,非林专业围绕林科优势打造特色专业方向。坚持“培新”,用现代生物、新材料、信息化、“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专业内涵。
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3年间,南京林业大学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按照停招撤销一批、升级改造一批、规划布局一批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申请增设智慧林业、人工智能、木结构建筑与材料新专业3个,停招专业9个。尽管如此,王浩仍感到时不我待:传统农林专业与新兴学科、新技术的交叉融合还不够,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林专业进程亟须加快,“教学改革的速度要紧跟甚至是领先农林业发展的步子”。
得益于社会大环境对涉林高校认识的转变、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调整和优化,近两年,南京林业大学出现招生、就业两头旺的喜人局面:一方面,生源结构持续优化,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稳定在75%以上,林科毕业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主动到基层一线工作,每年投身“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人数位居江苏省高校前列。
培养博学精专的行业人才
“林业包罗万象,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当下,‘大林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教学名师、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宏平表示,“我们致力于培养的林业人才是精通天文地理、知晓生命万象的博物学家。”
南京林业大学打造了一批面向全体学生、线上线下联动的特色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认知、绿色文明、国际视野五大门类16个子单元212门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个学分的生态文明类通识必选课。同时,加开“农林中国”等国家形势分析专题通识课,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与生态文明战略紧密联系的课程,以及插花艺术、生态文化概论、生态美学等课程。通过通识课程全覆盖,普及绿色发展理念与基础知识,吸收林科优势专业的营养,促进非林专业与林科专业间的深度融合。
农林类课程离不开大量的实验教学。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坚持虚实结合、开放共享原则,创设10个国家、省级“基础-专业-创新”多层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项目)和14个省部级以上实体教研平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解决了部分实验教学项目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紧密、与实体实验教学衔接不到位、与林业产业联合不深入等问题。
“滑坡是南方山丘区主要的一种山地灾害类型,通过根系穿插和林冠蒸腾耗水,对提高滑坡稳定性作用显著……”这是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开设的“土壤侵蚀原理”课程。通过数学建模建立根系抗剪抗拉、林木蒸腾耗水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学生以第一人称视角自然快速地融入场景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南方山区浅层滑坡植物防治的虚拟仿真实验。
学校通过搭建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木材加工、林业机械、园林规划设计、林业经济管理等林业全产业链整合式、综合化实验教学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有效融入,有效拓展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路径。
让人才脚下沾满泥土
“目前,我国农林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就业对人才培养带来的反向冲击。”王浩表示,“涉林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学生的林业情怀,让学生尽早接触田间地头,砥砺林志、激发林趣。”
如何让小方竹变身富贵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的“近竹者赤——方竹三效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团队,自2015年于红色革命老区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的三台村起步,师生们把实验室搬到了地头上,先后攻克了种苗品质较差、种植地域受限、低产低效等难关,首创的方竹种子育苗等技术获得16项核心专利。团队创始人、植物学博士生郑笑说:“农林业的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只有沾满泥土的双脚,才能充分汲取大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