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科学新发现:二氧化碳影响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干湿”趋势
来源: | 作者:中国科普网 | 发布时间: 2024-05-17 | 75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对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面积至关重要,它将影响到该区域整体呈现“干化”“湿化”趋势。

  5月10日,记者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人员联合其他科研团队在考虑未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潜在蒸散的影响, 利用高分辨率格点气象数据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10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 分析了当前我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空间分布、过去120年的演变规律和未来30年变化趋势。论文已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图为不同共享社会经济情景下2050年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及其气候区类型变化空间分布和类型转化预测。受访者供图

  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6%的干旱地区经历了荒漠化,影响了全球近2.13亿人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约5.8亿人生活在660万平方公里的干旱地区, 这些区域正面临着荒漠化的风险。因此对荒漠化可能发生地区的预测尤为重要。

  “然而,很多研究对未来干旱的预测忽略了二氧化碳对潜在蒸散的影响, 高估了未来荒漠化扩张的趋势。”论文通讯作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研究员王锋介绍说,荒漠化一般发生在干旱地区,该区域生态系统本身相对脆弱,在干旱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易发生土壤侵蚀和植被退化。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在过去120年间荒漠化潜在区域总面积呈现显著的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当前面积约 4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域面积的50%,其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在干湿变化上,整体呈现“东干西湿”趋势,主要向更湿润气候区类型转化。

  一些研究认为, 到21世纪末,气候变暖会加剧干旱地区扩张, 全球干旱地区面积将持续扩大。近年来, 又有研究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未来陆表潜在蒸散存在重要影响。此次科研团队以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中10个气候模式的多模式集合数据,以及全球逐月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集为数据源,对未来到2050年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进行了预测。

  “在考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情况下,未来低、中、高3种排放强度下,到2050年,我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均减少,整体呈现主体‘湿化’、局部‘干化’趋势,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整体转向更湿润气候。”王锋告诉记者,若不考虑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影响, 会高估未来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尽管如此,我国仍有近一半的区域面临土地荒漠化的风险, 维持较低的排放强度有助于降低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面积。因为排放强度越低,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面积越小,同时转为非潜在发生区的比例也更高。

  该研究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北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完成。其成果将为制定荒漠化防治战略和北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记者 胡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