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竹代塑”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和生活。
2022年6月24日,“以竹代塑”倡议被列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成果清单。2022年11月7日,中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以竹代塑”迅速成为国际国内高度关注的热点。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11月,《“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在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多元化“以竹代塑”产品渐渐走进人们生活 国际竹藤组织供图
在我国政府的努力下,“以竹代塑”产品日趋多元化,竹纤维模塑餐具、竹质刀叉勺等“以竹代塑”竹制品销量增长迅速。但当前我国“以竹代塑”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塑料制品依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限禁塑令”远未深入人心。
2024年全国两会,“以竹代塑”成为多位代表关注的话题,在加大“以竹代塑”产品推广、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加大“以竹代塑”产品推广力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代表说,目前我国“以竹代塑”产品可靠性还亟待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政府对相关企业支持政策还不完善,产品推广力度不够。
吴义强说,建议国家出台强制性政策与措施,禁止和限制相应塑料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国家发改委统筹“以竹代塑”产品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每年发布一次“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精准识别替代场景,开展替代行动,提升替代比例。可鼓励日用、文旅等领域使用以竹材替代塑料生产的购物袋、文具、餐具、家具等;鼓励工业生产领域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竹格淋水填料、竹车辆内饰产品、竹质包装材料等替代相应塑料制品;鼓励建筑建材领域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管材、竹格栅、竹质板材等替代相应塑料制品等。
“中国第一竹乡”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竹文章”的殷切嘱托,立足县域87万亩毛竹林资源,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说,总体上看,我国竹产业体系不完备、产业链尚未完全贯通,中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代塑竹制品品种少、品种单一。应强化多部门政策协同,在竹林培育、科技创新、项目招引、应用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在国家层面推动国家公共机构、全国连锁商超、酒店、外卖平台、餐饮公司等总部龙头企业落实“以竹代塑”倡议,形成先行示范引领效应。
加大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未来三年,我国将通过七大重点行动,建设5—10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夯实当地“以竹代塑”发展基础。
吴义强代表说,建议在全国选择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一批“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作为示范。优先在当地公共机构、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住宿、邮政快递等领域,探索推广替代效果好、市场潜力大、公众易接受的“以竹代塑”产品。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竹子生长的自然丰产区,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林面积超过210万亩,是广西主要竹产区。其中桂林市现有毛竹林180万亩,毛竹立竹量3.5亿株,年产商品毛竹近2亿根。
广西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代表说,建议在桂林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近年来,桂林市积极探索“竹+”业态,推动“以竹代塑”,培育竹木加工企业300多家,开发出竹建材、竹家居、竹工艺品、竹炭、竹保健品、竹汁等产品,延伸竹产业链条,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带动就业2.8万人,人均增收3000元。2023年全市出口团扇、竹签、竹筷等竹制产品产值6961.2万元,同比增长53%。同时,桂林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对“以竹代塑”的发展和“以竹代塑”制品的运输交易都十分有利。
加大“以竹代塑”科技创新投入
汪玉成代表说,要逐步形成“产学研”科技服务体系,优化工艺流程,研究开发出更多的“代塑”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深化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建设,推动全国竹产业科研机构协同攻克关键重点技术,切实以技术创新提升“以竹代塑”产品产能及质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探索“以竹代塑”碳足迹、碳减排等有关研究。
吴义强代表建议,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在日用品、工业制品和工业设施等多领域研发塑料替代品。支持在湖南建立“竹林碳汇”数据中心和“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开展“碳中和”核算及监测标准研制,构建“以竹代塑”材料数据、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等重要科学知识体系。
吴义强说,竹缠绕是我国竹材工业化利用领域重要的原创技术,竹缠绕材料可大面积替代钢材、水泥、塑料、有色金属等传统材料,从而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先后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和推广项目。但当前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研发力量和资金都相当缺乏,加上国家尚未出台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严重影响了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