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北京:让生态涵养区居民过上绿水青山好日子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0-08-25 | 6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本底”“首都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承载地”“首都的大氧吧和后花园”……本市对生态涵养区的几句“定位”,勾勒出其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自3月以来,市政协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围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主题进行深入调研。在7月16日的议政会上,16位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及专家发言,聚焦用地制度改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布局产业、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等痛点、难点问题,深入建言资政。

  

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发展的最大优势,图为密云水库波澜壮阔的水面与周边葱茏的青山。记者 潘之望摄

  

  1、保护

  丰富的山水资源是生态涵养区发展的最大优势。只有守住了好山好水好生态,才能建设绿色发展的“聚宝盆”。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生态涵养区作为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森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首都生态安全。”市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王翔宇发言说,2000年以来,本市森林面积有了大幅度提升,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4%,但森林质量并不理想,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仅为23立方米/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94.8立方米/公顷)的24%,世界平均水平(131立方米/公顷)的17.6%。

  在他看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级支持力度不够,造林标准偏低;受采伐限额限制,一些过熟林、低质低产林不能及时采伐,影响森林质量;缺乏系统概念,造林营林质量偏低。

  王翔宇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实施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提升退耕农户管护积极性。全面提高造林质量,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以乡土植物为主,构建“复层、异龄、混交、多功能”的近自然地带性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完善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充分使用更新采伐和抚育采伐指标,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体系,在不突破采伐限额管理底线的基础上,对需要更新和抚育采伐的林木抓紧组织开展科学经营。

 

  完善生态涵养区划定方法

  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俊清认为,当前生态涵养区划定方法不够完善,影响了生态涵养区的保护发展。

  他解释说,目前生态涵养区主要以行政区来划定,这种划分对于各区管理十分有利,但不利于整体保护与产业发展,可能因各区财力不一、认识水平不同,造成分散化、碎片化、低效化的保护与建设。

  “在现行以行政区划分的基础上,从理顺各区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破解生态保护补偿整体性与管辖权分割的矛盾出发,应进一步按照自然环境属性划分生态涵养区域范围。”李俊清建议,按空间分布制定生态涵养区域的保护强度、建设强度、产业形态、产业目录及产业规模,形成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赔偿的利益调解机制,以减少分散化、碎片化、低效化的保护与建设。

  他举例说,比如最高级别生态涵养区居民实施生态搬迁,建立起一个进行“绿色”生产的大车间,只“生产”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然后组建专业队伍,严格保护;最低级别的生态涵养区,要允许人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生态产业,同时按照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生态补偿方案。

  

7月16日,市政协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生态涵养区建设建言献策。市政协供图

  

  2、基建

  城乡发展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差距。联合调研组调研发现,生态涵养区生产生活服务基础条件不足,包括安全饮水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防灾减灾设施等都需要提升,养老、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偏低,卫生机构床位数仅占全市总数的22.5%。另一方面,生态涵养区之间,以及与中心城区连通路网密度不够、通达效率不高,与重大功能布局相匹配的水电气热及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需要跟进,旅游服务设施也相对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

 

  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建议,在确定生态涵养区各镇村特色发展定位基础上,科学合理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空间配置。

  他说,一方面要科学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以资源高效利用和零排放为目标,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每个村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集中与分布式统筹建设,做到与当地山区自然与人文要素相协调。另一方面要完善生态涵养区内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生态步道、绿色住宅、绿色出行等基础设施。推进文教功能设施建设,形成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科教基地。同时还要完善灾害(地质、洪涝、火等)防控设施,灾害避难场所和灾害重建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