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能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参加植树活动,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到基层,是我们园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重大责任。我们将牢记嘱托,建设智慧型林场,美化环境,不断改善老百姓生活条件。
采访组:你们是怎样将习近平总书记“扩绿、兴绿、护绿”等指示,转化为“森林绕城、碧水穿城”的现实图景的?
张红丰:从一把铁锨到现在的林业机械化,从一台破旧电脑升级到现在的智慧林场,我们全力以赴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场初期,由于启动资金少,我们把家里的电脑、工具等都搬来用,大家一起攻坚克难,逐步建立起林场。
记得最初下地打草时,我们缺乏“探地”经验,背着打草机贸然开始作业。结果草里的蜜蜂,尤其是马蜂被惊扰得四处乱飞,把我们蜇得满头大包,甚至有职工被蜇晕过去。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咬牙坚持了下来。如今,这批员工已成为林场园林绿化工作的骨干力量。
2020年以来,张家湾集体林场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林场通过采用抚育剩余物搭建“本杰士堆”(人造灌木丛)、昆虫旅馆、人工鸟巢,打造小微湿地,推动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利用林内现有水源,在林地空间、自然洼地等地,打造兼具保育功能与自然特色的林间景观。在村民活动频繁、比较集中的地块,林场修建“村头片林”微型公园和小型游憩广场,铺设健身步道,安装休闲座椅等服务设施。
林场充分利用林木生长周期的空当期,开展以松茸为主要品种的栽种培育工作,持续扩大20多种竹类的种植规模;因地制宜种植蒲公英、菊花、瞿麦、紫苏等林药,面积达200亩,沙坑种植红蓼80亩、林草450亩,还开展了梅花鹿、丹顶鹤规模化养殖的前期试验。此外,林场与高校合作成立集体林场实验基地,用于首都水生植物的培育,致力于让林场成为更多动植物的美好家园。
采访组:作为园林工作者,看到身边绿色不断增多,你有什么感受?打造智慧林场,具体有哪些做法?
张红丰:习近平总书记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植树,给大家心里种下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大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在平原生态林里,通过养护、种植食源性植物,很多野生动物都回来了,但并没有人伤害这些小动物。从一开始对园林工作有些不理解到现在全民支持,大家已经习惯并且自发地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