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走进册亨县双江镇,竟然见不到落木萧萧之景。
藏在深山里的村落,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公路沿线,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竞相绽放的油茶花,白花花的一片,像飘落的雪花。进入油茶林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条,到处都是挎着竹筐的农户,一边采摘油茶果一边拉着家常,不时哼唱着布依山歌。花果同期,金果银花,花香与果香弥漫在茂林之间;丰收之时,农户的歌声和希望,回荡在青山之巅。
看到这些,没有人会想到这里曾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地处大山腹地的双江镇,2016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3户8034人,贫困发生率34.15%。“从县城到双江只有58公里,但是要开近5个小时的车才能到。2017年春节前,我们去慰问贫困户,那么冷的天气,有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2岁多的娃娃,鞋袜都没穿,光着脚,看着太心痛了。”回想起过去的情景,省林业局副局长、册亨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队长向守都十分感叹。而这样的情景,也更加坚定了省林业局的帮扶决心,“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类似的情况不再出现,让这里的孩子不再受穷,让这里的冬天不再寒冷。”向守都说。
因地制宜谋出路。过去,人们把双江镇的极贫归结于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形条件,造成交通不便,农业发展受限。但双江镇非常适合林业发展,群众有种植杉木的传统,全镇林地面积5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5%,其中22万亩左右属于农民种植的杉木林地。双江镇通过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林业产业,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找到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老百姓过上了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在林地上做文章,改变的不止双江镇,在省林业局的倾力帮扶下,册亨县聚焦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在油茶产业、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同时认真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生态扶贫政策,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69%下降至2019年的1.5%,并于2020年3月脱贫摘帽。
册亨县弼佑镇万亩油茶种植基地。 刘朝富 摄
扶好产业,帮农户拔掉穷根
册亨县是我省传统的油茶产业发展县,全县百年树龄以上的油茶林有5000多亩,当地也有不少油茶加工企业,但是多年来产业发展缓慢、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根本。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是关键。2016年,省林业局被确定为定点帮扶册亨县的队长单位后,便将发展目光聚焦在油茶产业上。“册亨油茶产业有基础有优势,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长期缺乏管护,低产林过多;二是加工都是小作坊小企业,缺乏龙头引领,品质上好的油茶果往往被外省商贩低价收购。”省营林总站总工程师赵华(2016年至2018年挂任册亨县副县长)说。
以问题为导向,省林业局大力支持册亨县油茶产业发展,通过划拨或协调落实资金、派驻专家技术人员入驻册亨县等举措,帮助册亨解决油茶种植、改造和加工等问题。在油茶低产林改造方面,省林业局多渠道筹集资金2650万元,帮助册亨改造低产林11.2万亩。通过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册亨油茶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从改造前的每亩50斤油茶籽提高到改造后的150斤,提高了林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增强了经营管护意识。在油茶新造林方面,2016年至2020年,省林业局累计投入资金7733.07万元,该县油茶面积从2016年的10万余亩扩展到目前的28万余亩。
在油茶加工及品牌创建方面,省林业局直接补助700万元用于创建册亨天香布依生态科技产业园综合体,直接补助特色产业品牌创建资金100万元,直接补助油茶加工企业林业贷款贴息642.49万元。此外,省林业局还协调落实5520万元地方专项债券申报,为册亨油茶产业发展注入更大的资金动力。目前,册亨油茶鲜果加工厂已经投入使用,打造了“马岭河”“原始密码”“布依天香”“红球源”等系列油茶品牌。今年10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册亨县“中国油茶名县”称号。
覃建唐是册亨县弼佑镇落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落江村首批进行油茶低改的农户。“过去我们的观念错了,舍不得修枝,就想让它长大。省林业局的专家下来给我们上课,说油茶树就像一个妈妈,娃娃多了奶水就不够,每个娃娃都缺营养都长不大,这个就很有道理了。”覃建唐听了专家的建议后,把自家的20余亩油茶林全部进行低改,第二年便产量大增,油茶籽从原来的每亩80来斤提升到150斤。如今,覃建唐的油茶林扩种到40余亩,每年的纯收入有3万多元。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像覃建唐一样,摘了贫困的帽子,过上幸福的日子。
册亨县林农采摘油茶果。 奇燃 摄
扶好项目,使林农增收有道
地处南、北盘江交汇夹角地带的册亨县,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适宜植物生长,让册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成为贵州省十大林业重点县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72.37%。
但是,由于老百姓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经营林木的意识,林业产业基地整体呈现出种植密度过大、抚育管理粗放、木材径级不大、珍稀树种不多、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难以助推百姓脱贫增收。
2018年,贵州省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为帮助册亨县贫困林农增收脱贫,省林业局将册亨县列为全省首批试点县,编制了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阶段规划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2.66万亩,总投资2.5亿元。经省林业局协调,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向册亨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发放贷款2亿元。
为激发国储林项目的生态红利,册亨县以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为重点,优先流转其林地收储其林木,优先安排他们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就近就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盘活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三块地”(山林地、承包地、宅基地),变林地、林木为股权,变林地流转费和林木收储资金为股金,变易地搬迁新市民为股东。通过“三变”改革,盘活了零散的林地林木资源,为林农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册亨县双江镇坝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志周在大山住了一辈子,也和杉木打了半辈子交道,易地扶贫搬迁前,黄志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家的100亩杉木林。如今,他通过林地流转和林木收储的方式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既保护了林子,自己也获得50万元收益。同样受益的,还有双江镇洛法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宝龙,“我家5口人,有51亩杉木林,林地流转费、林木收储费加上参与抚育管护的务工费,算下来有30多万元哩!”
截至目前,册亨县已兑现林木收储流转费563户2.67万亩1.01亿元,兑现林地收储流转费1390.52万元。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10户857人、易地扶贫搬迁户228户963人,分别带动户均增收12.68万元和12.15万元。
“实实在在的受益,激发了册亨县林农的参与积极性,林地林木流转收储工作十分顺利,现在林农是争着抢着要签约发展国储林项目。”省林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册亨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册亨县委常委、副县长姚世超介绍,目前册亨县一期签订林木流转合同的农户反映很好,部分受益农户都将之前的摩托车、面包车换成了小轿车。而一期项目中未签约的林农则强烈要求尽快签约二、三期项目,其他乡镇(街道)的农户也反映强烈,纷纷要求尽快实施二、三期项目。
册亨县油茶加工产品。(册亨县林业局供图)
扶好民生,把群众当成亲人
2018年3月,省国有扎佐林场人事科科长朱鑫主动请缨,来到册亨县巧马镇孔屯村担任第一书记。孔屯村是巧马镇民族杂居最多的深度贫困村,全村有31个自然村寨568户2300人。在入村走访路途中,朱鑫看到很多群众仍然居住在摇摇欲坠的土坯房中,喝着山间时断时续、略显浑浊的水。这一幕幕情景,更加坚定了他投身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情民意,刚到村里一个月,朱鑫便直接租住进了孔屯村青杠林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秀光家里,和他们同吃同住,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各种困难。
2019年9月9日下午,巧马镇遭受特大暴雨侵袭,持续强降雨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孔屯村板秧组的贫困户韦光兴打来求救电话。接到电话后,朱鑫立即组织册亨县林业局王乃祥、游克芳两名下沉干部,一路狂奔赶往韦光兴家。由于韦光兴双腿残疾没有行动能力,两个孩子都还年幼,无法自行转移到安全地带,家中早已哭成一片。朱鑫迅速背着韦光兴,带着孩子跑了出来,不一会儿,承受不住大雨侵蚀的老房子轰然倒塌。
“朱书记一来驻村,就住在我们村子里了,天天走家串户和我们拉家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给他打电话,所以当时我第一时间就给他打电话。”回想起当时的生死一刻,韦光兴难掩感激之情。
把群众当亲人的朱鑫,也得到了孔屯村群众的全力支持。2018年,他发动群众做好林地文章,引导林农发展林下胡蜂养殖。2019年,孔屯村胡蜂养殖规模从100群扩大到了800群。2020年,朱鑫又向省林业局争取了1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孔屯村发展林下胡峰产业,使该村胡峰养殖从800余群扩大到3000余群,辐射带动了周边岩架镇、秧坝镇等地9个村组100余户村民发展林下胡蜂产业。
在朱鑫的带动下,孔屯村上下一心发展产业,贫困群众实现了持续增收,该村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367户1485人减少到2019年的9户31人,贫困发生率从45.25%下降到了1.4%。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朱鑫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份荣誉,不是我自己的,是孔屯村所有百姓给我的,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他们的淳朴和勤劳,他们的付出与坚持,让我始终充满了力量。”朱鑫说。
省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肖高林介绍,省林业局自2016年定点帮扶册亨县以来,先后选派2名厅级领导带队、累计选派6名处级干部、12名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到该县开展帮扶。累计投入资金7.98亿元,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促进3.46万名贫困群众就业,落实生态护林员4679名,累计落实林下养兔、林下养牛、林下养鸡、林下养蜂、生态水果、油茶、杉木等10余个产业发展项目,帮助引进林业企业3家,带动116个合作社正常运作。册亨县近1万户贫困农户、5万余名贫困群众在林业项目实施中受益,直接带动人均增收8000余元。
“脱贫摘帽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迈向新征程、创造新生活的新起点。”省林业局局长张美钧说,今后省林业局还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册亨县发展实际,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册亨这片葱郁的山林上,帮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记者 方春英)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甲一号奈伦大厦
Email: gwgpac@126.com 网址: www.gwgpac.org
联系电话:010-6420180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