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摘要
内容
首页
关于我们
本会简介
本会章程
本会领导
本会专家
组织架构
招贤纳士
党建学习
党建学习
不忘初心
一线声音
本会动态
公告公示
工作动态
绿色简报
政策资讯
政策法规
林草研究
地方实践
行业声音
分支机构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分支名录
行业动态
项目推介
会议论坛
团体标准
推广项目
会员服务
会员管理
本会会员
会员权益
专家智库
首页
>>
党建学习
>>
不忘初心
>>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您的姓名
*
您的职务
*
您的单位
*
联系手机
*
电子邮箱
*
知晓渠道
*
---
---
老师推荐
网页搜索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公告通知
时政要闻
国际动态
媒体聚焦
29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来源:
科技兴林 推广先行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
作者:
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0-12-01
|
7684
次浏览
|
分享到:
科技兴林 推广先行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日报道
一大早,百色市凌云县下甲乡双达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国峰就带着技术团队来到乐业县逻西和逻沙油茶扶贫产业园进行技术指导。
“多亏了杨特派员和他的技术团队指导,这片油茶才保住。”乐业县林业局局长陈自壮说。
逻西和逻沙油茶扶贫产业园由当地贫困户入股,种植油茶1.3万多亩,其中逻西乡5000余亩、逻沙乡8000余亩。产业园初建时,由于种植时节不当、部分品种不适地、技术不到位,不少新种的油茶苗枯死。乐业县林业局从凌云县请来杨国峰和他的技术团队,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油茶扶贫产业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油茶苗抽出了25-40厘米的新条,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干部群众笑开了花。
“十三五”期间,广西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集中力量开展林业良种选育、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加工技术、产品开发、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推广,组织实施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369个,建设科技示范点401个,营建示范林7.53万亩,培育苗木217万株,培训林农约2.5万人次,助力各地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线上线下发力,让推广“无缝对接”
“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打开手机微信,扫描一下我这个‘八桂小林通’的二维码。点一点这里面的‘科技视频’,我刚说的技术这里应有尽有。”
桂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莫永祥在永福县堡里乡堡里村举办油茶种植培训班时,总是不忘向当地林农宣传推广“八桂小林通”APP和微信公众号,让林农打开手机就能了解油茶栽培技术,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难题。
自201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林业工作站)积极发展线上科技培训,先后建成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广西林业技术推广)和一个手机应用程序(“八桂小林通”APP),实现了全区林业技术推广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打开“八桂小林通”,“空中课堂”“林技问答”“典型示范”“科技视频”“挂牌信息”“林业资讯”“通知公告”“公共服务”“阿通说林”等栏目,既突出林业技术推广,又兼顾林业政策解读,方便快捷,得到广大基层林农的欢迎和好评。
截至2020年10月,“八桂小林通”累计推送林木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和林业法律政策文案、视频近1500篇(条),在线解答林技和林事问题超300条。目前,APP用户已近1.9万人,总点击浏览量达102万次,其中“空中课堂”“典型示范”“科技视频”“阿通说林”等技术文案、视频的点击量突破21万次。
线上密集说“林”解疑惑,线下主动上门送技术。
自治区林业局在加大线上培训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科普惠农活动。2020年,针对脱贫攻坚任务和油茶“双千计划”,自治区林业局分别在8个2020年计划脱贫摘帽县和7个未脱贫人口5000人的重点县和12个石漠化片区县,举办林业科普惠农增收活动40期,在右江、八步、蒙山等县(区)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林业工作课堂17期,共培训林农5100多人次,赠送桐棉松、油茶等良种苗木14.76万株。共向全区110个县(区)印发各类技术手册、广西发展油茶产业政策及技术问答生产历、澳洲坚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传单29万张(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林业局坚持疫情防控和促进生产两手抓,通过组织专家编写林业春季种植管理电子书、指导林业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以及利用“八桂小林通”等平台推送防疫科普知识和林业技术,为春季造林提供技术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共编写油茶、澳洲坚果、八角、松树、杉树等16个树种春季种植管理电子书;指导375名林业科技特派员紧抓造林黄金时机,深入生产一线为林农复工复产提供技术服务。
助力脱贫攻坚,为农民点“绿”成“金”
说起沉香,广西林业科技特派员刘钊仁如数家珍,“沉香种植在结香前几乎没有收益。沉香树管理得好,也要8年以上才能结香,才能保持香的品质优良。这个过程,抚育管理来不得半点马虎。”
2019年,刘钊仁作为广西林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南县大桂山沉香产业发展示范区,服务对象的经营主体是平南县旭南林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南县大桂山沉香产业发展示范区种植的沉香树龄3年左右,尚未达到结香条件。
在确定为林业科技特派员之后,刘钊仁第一时间与平南县旭南林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确定了服务内容及年度目标,即开展实地科技服务累计不少于10次,建立沉香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2300亩,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项,或者攻关解决沉香产业的管护关键技术、问题1项以上。
不到一年的时间,刘钊仁帮助基地造林超过3000亩,主要选用从海南引进的“琼脂”“奇楠”和“星洲”。“引进的这3个优良品种具有结香快、抗病虫害等特点。”刘钊仁说,由于沉香种植期长,他们正在寻找短期内能增加收益的方法,以缓解经济压力。经与服务对象讨论,刘钊仁决定帮助在大桂山林区筹建沉香茶厂,生产沉香茶叶、蚊香、香烛等产品,按目前基地种植情况,预计年产茶5000公斤,市场价300元1公斤,单沉香茶收入就达到150万元。
“目前,像刘钊仁这样的林业科技特派员,2019年选派了238名,比2018年的117名增加了一倍。”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介绍说。2020年,全区林业部门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375名,其中,向脱贫重点任务县选派277名。
区市县乡村联动,打通“最后一公里”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广西杉木中心产区,杉木用材林是该县脱贫攻坚主要产业。受传统粗放经营影响,林农多数采用“一锄法”造林,不施肥、少抚育、重造轻管,产生大面积杉木低产林,严重制约了杉木产业的发展。
2016年,该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以组织实施“杉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中央财政科技推广项目为纽带,采用“良种+良法”规模化营建杉木良种示范林,探索出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杉木短周期速丰林科学经营模式。项目共营建示范林450亩,年平均生长量树高1.3米、胸径1.74厘米,蓄积生长量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较普通种源提高30%以上。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林农对杉木良种的认识,示范培养了一批乡土杉木科技人才,实现全县杉木良种造林从无到有,仅2018-2019年间全县新造杉木良种丰产林3000多亩。
为了加快全区林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通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林业局一直倾力打造全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即设立自治区级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团队,建立市县级林技推广专员、林技指导员及乡镇责任林技员为主体的责任林技推广制,形成以自治区级专家和市县级林技推广专员为龙头,林技指导员和责任林技员为骨干,以农民技术带头人和社会化林技推广人员等“乡土专家”为补充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林业科技推广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新格局,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抓手平台。
“油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在发展油茶产业的过程中,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科技推广模式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帮扶了当地林农脱贫致富。”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黄政康说。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区油茶发展大县。得益于当地10多年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油茶良种示范推广种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摸索专研与实践,三江县委、县政府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三江县扶贫攻坚支柱产业来推进,提出了“一砍、二种、三护理、四倍增、五六年后大翻身”的工作思路,并结合精准扶贫,利用5年时间实施36万亩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项目,力争使贫困户人均种植油茶林1.5亩,每亩增收约1000元,让油茶产业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和长期保障。
“我们从2012年以来就与广西林科院油茶所合作,通过高接换冠、新植引种等方式,试种区内外优良品种、新选优良品系63个,筛选出多个表现优良且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系,目前正在进行扩繁和推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油茶技术推广站站长侯立英说,2013年以来,除了配合三江县农发行“油茶融资”2.65亿元的工作外,她还向国家、自治区、柳州市积极申报项目,争取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382万元,用于油茶造林补助。由于补助比一般造林高得多,群众营造良种油茶林积极性大涨。
2020年,该县依托实施2019年度自治区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油茶新品种应用推广与示范,营建示范林100亩,为在三江县及周边地区全面推广提供实践样板。(作者:张雷 付超 肖鹏)
上一篇: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出台10项措施巩固生态扶贫成果
下一篇:
经研中心组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