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筑牢绿色长城 守护祖国北疆——"三北"工程的治沙奇迹
来源: | 作者:新华社 | 发布时间: 2024-10-22 | 586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是一道绵延不断的绿色长城——

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三北”防护林工程像绿色卫士一样阻挡着风沙的侵袭,守卫着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40多年来,这项工程见证着三北地区从黄沙漫天到绿意葱茏的沧桑巨变。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这道绿色长城正在不断延伸、加固,“绿富同兴”的美丽画卷在三北大地加速铺展。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10月17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职工贾培进行防火巡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秋高气爽的时节,走进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满眼都是绿意,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变化太大了!”林场退休职工贾克明感慨地说。60多年前,这片“生态氧吧”还是沙滩、荒滩、碱滩。“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沙打人疼,黄土能埋人”,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为了阻止风沙对河套平原的不断侵蚀,1960年国营新华林场正式成立。随着“三北”工程建设启动,这个林场正式吹响大规模治沙造林的冲锋号。

“最初是真难。比起生活环境恶劣,冒着严寒酷暑种下的树苗经常一夜间被风沙埋掉,更让人难受。”贾克明说。在信念支撑下,他和同事们白天黑夜地在沙地里挖坑、栽树、浇水,“那时候全靠人力,一次栽不活就接着再栽,反复多次直到种活为止”。

常年与风沙“搏斗”,林场工人们逐渐摸索出以林挡沙、以草固沙等治理模式,树苗成活率越来越高,治沙成效也越来越好。

新华林场的环境变迁是一代代沙区人民艰苦治沙、绿化家园的缩影。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三北”工程持续推进,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增长到13.84%,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自2023年6月以来,各地各部门加速攻坚推动荒漠化防治进程。陕甘蒙宁四省区五地共同签订《毛乌素沙地区域联防联治合作协议》,顺利推进了省际林草带断档盲点的治理。仅一年多时间,“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造林种草4000多万亩。

坚持科学治沙、系统治理

10月17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职工贾培进行防火巡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从万米高空俯瞰,在腾格里沙漠边缘,青土湖宛如镶嵌在黄沙中的一块翡翠,与蓝天交相辉映。

很难想象,这片水草丰茂之地,曾经干涸了半个多世纪!当地居民回忆起20世纪60年代,青土湖干涸后,那里更加风沙肆虐,湖边的村庄“沙上墙、驴上房、地撂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