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还是不卖,村民们各执一词。
望着树林,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你们要画好山水画,扎实抓好山地开发,做好山水田文章。”他叮嘱道,生态林业也是未来林业,我们要把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统一抓好,要把水土保持摆上重要位置,否则将来就会满目荒山、两手空空。

△福建将乐县常口村
习近平的嘱托,为常口村留下了一座青山,也让村民们的思想由此转变。
天然林一点都不能动,人工林合理采伐、科学补植,山林成了村里的宝贝。依托生态优势,常口村着力发展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特色养殖业等。2022年,村子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八成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达到18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
曾经沉睡的“绿色”资源被唤醒,不断转化成发展的资本,给百姓带来真金白银。
“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广西桂林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这次来,我最关注的就是你们甲天下的山水。”2021年4月,再次来到漓江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负责同志说,“保护好桂林山水,是你们的首要责任。”
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改善了漓江生态环境。
“还有非法采石的吗?”在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总书记特别问道。
“现在没有了。”
“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再滥采乱挖不仅要问责,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书记强调。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
从杨堤码头登船,习近平总书记顺江而下,考察漓江阳朔段。一路上,他反复叮嘱:“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总书记的叮嘱深刻体现了生态治理的系统观念。
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梁素海边,当地人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印刻在标牌上,也铭记在心间。
曾经,这里一度因污染蒙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去年世界环境日当天,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察看乌梁素海自然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梁素海考察。
展板前,当地负责同志报告——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遵循总书记的系统治理观念,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放在一起统筹考虑,格局和效果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