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模拟软件为核心,软、硬件指标相适应,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如何做地球实验
《瞭望》: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如何做地球实验的?
曾庆存:我们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研究地球系统的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探究上述相互作用对地球系统整体和我国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使用的核心软件,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经过长期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它包含大气、海洋、陆面、植被生态、大气化学、海洋生化、陆地生化过程7个分系统模式及其全耦合,这个较完整的地球系统模式就是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大脑”。
例如我们要做一个区域十年以上的气候变化研究,除了要结合大气、海洋、陆面分系统模式,还要耦合植被生态模式。因为十年时间中,植被不断变化,草会变成灌木,灌木可以变成森林,或者森林退化成灌木,这都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植被生态动力学的过程,模拟植被的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等。如果要模拟全球气候变化,则需要耦合7个分系统模式甚至更多模式,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地球各圈层自身演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从而掌握地球系统变化规律,以便更科学地解决气候和生态环境问题。
《瞭望》:目前国际上在运行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系统情况怎样?我们处于什么水平?
曾庆存: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有软硬件相结合的面向地球系统的数值模拟装置,如运行在美国“夏延”超级计算机上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运行在日本“京”超级计算机上的地球系统模式MIROC-ESM等。这些数值模拟装置非常先进,例如日本依托其装置建立了当前最高分辨率的短期气候预测系统,使年际气候预测水平世界领先,极大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
我们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它具备地球表层全体的模拟能力,能够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短时间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比较和评估国际上各个地球系统模式,世界气象组织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工作组提出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该计划每六七年进行一次,最近的一次是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我们的地球系统模式也参加了CMIP6计划。CMIP6包括很多试验,既有对未来百年气候的预估,也有对历史气候的模拟。未来的气候还不知道,没办法验证哪个模式更好。而对最近十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模拟和预测看,大家预测的都差不多。
我们将来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效果会比我们以前的预测效果好,这是可以肯定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大气模式水平分辨率(实为网格距)可达25公里,海洋模式可达10公里,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如何对地球预测得更准
《瞭望》: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成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曾庆存:此前我国缺乏面向地球系统专用的数值模拟装置,使我国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制和气候变化模拟研究受到很大制约,研究结果科学支撑能力不足,导致在国际外交谈判时话语权不足。
现在,我们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专用超级计算机马上要建好,如让这台超级计算机发挥最大功效,我们可以补足全部该做的数值试验,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升级地球系统模式软件。中科院在2015年时发布的地球系统模式1.0版本只是中分辨率的。我们现在可以将模式提高为高分辨率的,即:大气25公里,海洋10公里。这套软件一天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土圈、生物圈等多个圈层10年左右的变化。
地球系统模式软件是复杂的巨系统模型,要多学科紧密联系,这是大气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一个典型,目前项目组正集中精力完成新版本地球系统模式的开发。今年力争把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新版本地球系统模式推向国际。我们要用自己的计算数据作为气候与环境领域的谈判依据,提升我国话语权。
《瞭望》: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会有哪些应用?
曾庆存:第一个应用是做好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模拟,也要很细致模拟我国所在区域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做更精准的年度或者跨季度甚至于季度的气候预测,大幅提升我国应对区域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可以把装置应用到环境的治理和改造工程或者环境规划。现在国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强调生态保护,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研究数据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此外,我们还能获取地球系统各圈层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的海量数据,建成国内完整数据库,提供地球系统四维资料同化等产品以供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各方面的需要。
《瞭望》: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未来还有哪些发展空间?
曾庆存: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非常复杂,目前已完成耦合的有7个分系统模式,但也还不能包罗自然界的所有变量,总有遗漏的自然要素。
我们还要建设三个独立的大分系统模式,一是日地空间环境模式,这个模式以太阳大气等观测数据为驱动,模拟太阳风在太阳日冕到地球空间中的传播演化过程,这也是近地空间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业务所必不可少的;二是大陆冰盖模式,它能够模拟大陆冰盖和冰川在全球气候快速变化情况下的演变历史和断裂发育,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及对地球各个圈层的影响;三是固体地球模式,旨在建立全球多时空尺度地球动力学模式,实现对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矿床和矿物形成等的模拟能力。甚至还可以利用地震波反映板块尤其是断裂带的结构和变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