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当前位置: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绿化简报2023年第11期
来源: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 作者: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3-05-08 | 2911 次浏览 | 分享到:

(总第 988 期)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5月4日

 

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完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战略部署。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并上图入库,作为项目用地用海审批依据。

全国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以上,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区域,覆盖了绝大多数草原、重要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以及绝大多数未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生态极脆弱区域约85万平方公里;其他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约50万平方公里。

按照划管结合的原则,在中办、国办《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基础上,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规范了国家重大项目占用的具体情形和审批程序,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部门监管职责。目前浙江、江西、上海、山东、安徽、四川等省份已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细则文件,其他大部分省份也已在征求意见或即将出台。自然资源部将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提升动态监测预警能力,部门联动协同,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陕西省渭南市多措并举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陕西省渭南市共有古树名木2811株,其中散生1564株,群生1247株。1000年以上的古树188株。主要树种有国槐、侧柏、皂角等共计27科32属41种。白水县仓颉庙内46株千年古柏,与延安市黄帝陵古柏群、山东省曲阜孔庙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柏群。近年来,渭南市把古树名木保护作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全面保护、科学养护、依法管理、促进健康的原则,扎实做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抢救复壮、活化利用、文化宣教等工作,让古树名木在渭南根深叶茂。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依法保护古树。成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古树名木技术服务专家组,统筹推进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古树名木户籍本,定期开展资源普查,登记造册,建立古树名木信息档案并挂牌保护,让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有“身份证”。贯彻落实《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印发《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依法管理。2022年,市公安、林草等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保护了古树名木安全。

二是夯实管护责任,科学精细养护。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范围,进一步压实管护责任。签订日常养护责任书,使每株古树名木都有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坚持抢救复壮与日常管护并重,先后组织专家对韩城市文庙、合阳县福山风景区的古柏树,进行全面会诊,制定相应的复壮技术方案;对华州区渭华起义纪念馆内的两棵古槐进行复壮修复,古树各项生长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针对树龄5000年的仓颉手植柏,编制了“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安装6部视频监控,并接入省绿委、公安局监控系统,实现“一网两联”、24小时监控;每年对古柏病虫害情况进行不少于2次监控,研究制定仓颉庙外柏肤小蠹、双条杉天牛等病虫害研究防治办法;配置消防预警系统和消防车等灭火设施,安装避雷设施,扎实做好“防火”“防雷”工作。

三是引领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双赢。富平县、大荔县分别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柿乡”和“中国枣乡”。富平县曹村镇马家坡的千年柿树,见证了渭南甜柿的种植历史;大荔县拥有2000多年的红枣栽培历史,大荔县下寨镇张家村的枣树公园,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古枣树生态园,树龄最大的一株有800年左右。这些古树资源成为当地经济林产业的重要基础。截至2022年底,全市干杂果经济林种植面积598.4万亩,年产值163亿元。“古柿树”“古枣树”成为渭南市“中国柿乡”和“中国枣乡”的天然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