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林下种好药 振兴有“良方”
来源: |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报 | 发布时间: 2025-04-15 | 54 次浏览 | 分享到:

杨子祥是贵州人,今年57岁,博士生导师。他脸膛黑红、手掌粗厚,一看就是在田间地头跑惯了的。抬脚在路上、俯身进棚里——这是杨子祥带领团队研发五倍子高产培育技术的工作日常。2022年,杨子祥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正是高原所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五倍子高效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2003年,还在读博的杨子祥第一次见到了五倍子,立即将其认定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2007年,杨子祥带领团队来到酉阳开展五倍子资源调查,从此与酉阳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杨子祥一心扑在五倍子蚜虫生物学特性与培育技术研究上,把科研论文写在山野大地,把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

酉阳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特殊的自然气候与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五倍子主产区的核心区。2010年,杨子祥团队对全国14个五倍子主产县的五倍子单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酉阳的五倍子单宁含量高达68%,位居榜首。

从2015年开始,酉阳县与高原所开展技术合作,示范和推广以盐肤木矮化密植、无土植藓养蚜、多次放养增产和林下复合经营为核心的五倍子高效培育技术,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合酉阳实际的五倍子高效栽培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在酉阳,36名“乡土专家”作为掌握藓种种植和蚜虫培育的技术骨干,培训和带动10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吸引了湖南、湖北、贵州和云南等地的科技人员和农民前来调研、交流技术。

2023年10月底,中国林科院启动科技支撑集体林改项目,围绕当地特色林业产业五倍子,打造科技示范样板,为当地群众打通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

2024年,结合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中国林科院在酉阳建设五倍子高效培育特色经济林示范样板。目前,酉阳已营建人工倍林5.82万亩、藓圃12.4万平方米、五倍子蚜虫培育基地43个,实现年产商品倍800多吨,出圃五倍子苗木100万株,收集倍蚜种虫200万~350万袋。

如今,杨子祥作为核心成员研发的以“无土植藓养蚜”为核心的五倍子高产培育技术,已推广到湖北、湖南、陕西、贵州、云南,累计推广面积20多万亩,助农增收数千万元。

从石漠化山地走出来的高产林 

在酉阳县毛坝乡龙家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坡呈现明显石漠化,大大小小的石头将坡地切割得稀碎。

石漠化又叫石质荒漠化,是指水土流失导致熔岩地区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这样的石漠化林地,在酉阳占到接近1/5,而盐肤木恰恰是治理石漠化的先锋树种。

酉阳县润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现有石质山地上的野生低产五倍子林进行改造,采取抚育、补植、修剪等技术措施,营建高产五倍子林,成功地将五倍子低效林改造与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盘活了林地资源,提升集体林地的产值。绿倍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将五倍子种植与退耕还林结合,通过五倍子种植修复200多亩退化林地,减少水土流失,带动村民就业,形成生态屏障与产业基地的融合。

随着酉阳五倍子产业的不断发展,酉阳县林业局积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据统计,目前酉阳用于发展五倍子产业的土地95%属于集体林改的土地。农民从林地获得了收益,反过来促进林改的进一步发展,为集体林改注入了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在酉阳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当地创新性地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服务实践。其中,生产合作社负责组织倍农种植五倍子,包括育苗造林、植藓养蚜、种虫培育、五倍子采收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供销社为五倍子产业提供种苗、种虫等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负责与五倍子加工企业对接,开拓五倍子销售渠道,解决倍农后顾之忧;信用社为五倍子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办理普惠林业贷款,优化金融服务,解决了发展产业急需的资金,群众的产业发展后,又积极办理新的贷款,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采访中,酉阳县供销社二级调研员邓连波总是说酉阳人对五倍子有情怀。这种乡土特产生长在每个酉阳人的童年里,陪伴他们长大,成为了一种乡愁。2022年,酉阳县将五倍子纳入“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之一。2023年3月,在北京“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上,酉阳县与北京同仁堂签订了五倍子产品销售合同。目前,酉阳县五倍子累计产值超亿元。邓连波期待,未来在技术共享和产业带头人的引领下,酉阳五倍子产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更多人受益于这颗小小的“致富果”。(记者 王自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