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这片荒原净土正成为全球高海拔地区最重要的野生动物基因库。
生态奇迹的背后,是青海以“国之大者”的担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在自然生态维度,青海持之以恒实施系统性修复工程,荒山变绿,湿地增加,湖泊扩大,草原宁静,这些量变到质变的生态红利,为高原生灵打造出了完整的“生命庇护所”。
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草大坂村,藏着一处野生动物的“生命庇护所”——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该站自2022年8月正式投运,陆续接收管护员、周边村民送来受伤的野生动物,算起来已经达到30多种110余只。
救助受伤野生动物和脱离群体的幼崽,最终目的是尽可能让它们回归野外,融入野生种群,对于救护繁育站的工作人员而言,这是所有付出最终的期待。
“我们希望救助更多的野生动物,最后能让它们健康地回归野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高原大地。”这是救护繁育站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也是他们将这份工作坚持下来的动力源泉。
青海创新构建全民守护体系,从孩童到老人,每个人都是野生动物的守护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落实青海省统一的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试点工作,西宁举全市之力打造“雪豹之都”,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增殖放流……
如今,生态文明的理念已融入高原儿女的血脉。正如生态学家乔治·夏勒所言:“青藏高原正在书写人与自然和解的东方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