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驰而不息建设美丽中国——各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0-12-03 | 5233 次浏览 | 分享到:

各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驰而不息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15年来,这一朴素又深邃的理念,从余村走向全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化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行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一幅秀美恢宏的绿色画卷在神州大地铺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11月16日,浙江玉环市漩门湾大桥施工工地上,70多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分工作业。大桥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道路护栏等附属设施建设。预计明年5月,大桥将正式建成通车,原有的漩门大坝将被拆除。

  40多年前,玉环移山填海,筑起漩门大坝,连通玉环本岛与大陆。如今,玉环拆坝建桥,背后正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刻变化。“大坝建成后,阻断洋流,漩门湾与乐清湾水体不再流通,再加上围垦工程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海湾生态恶化。”玉环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可为表示,拆除大坝,恢复水系的自然连通,可以有效改善海湾生态环境。

  以前填海筑坝,现在拆坝还海;以前围湖造田,现在退田还湖;以前毁林开荒,现在退耕还林。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了飞跃,从强调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我们走过了一条从矛盾冲突到日益和谐发展之路,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表示。

  在安徽旌德县,农户不砍树照样能致富。当地依托好山好水,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生态产业。三溪镇路西村的农家乐经营者马来青搭上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快车,在家门口开起民宿,有滋有味地吃上了“旅游饭”。“民宿总共有6个标间,能住12个人,节假日前几天,房子就被提前预订完了。现在一年收入最起码两三万元,比以前多了好几倍。”马来青说。

  在河北怀来县,官厅水库水更清亮了。过去因为污染,官厅水库一度退出北京饮用水水源地之列。“建设好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官厅水库的生态红线,绝不能碰。怀来主动把水库旁的建设红线,从原来的海拔482米等高线,又向四周后退了30米到100米,远远高于水库建设边界479米高程要求。”怀来县委书记孙晓函表示。如今,经过全域共治,官厅水库已经恢复北京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些年来,环境保护理念一直在升华和飞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如此重要的战略高度,环保工作发生了根本变化,做了好多以前想做但做不成的事。长久期盼的局面就出现在眼前,我为此兴奋不已!”90岁高龄的原国家环保局第一任局长曲格平表示。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卫蓝天、修复长江、治理渤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各地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为了蓝天永驻,北京一微克一微克地抠PM2.5。“十三五”期间,北京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重点领域,探寻减排空间,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今年1—10月,北京4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再创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新低,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没有出现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严重污染日。“现在空气干净多了,蓝天白云也越来越多了。”北京市民刘源感受深切。

  为了绿水长流,深圳发力黑臭水体治理。“以前打开窗户,经常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在枯水期,曾经看到河道里的底泥像柏油一样黏稠。”深圳宝安区居民郑彩娟对茅洲河以往情形记忆犹新。水中的问题,根子在岸上。2016年起,深圳以绣花功夫推进雨污分流、源头治理,居民们发现“茅洲河变清变美了,不时还有白鹭飞过”。如今,深圳310条河流中的159个黑臭水体,已经全部去味转清,昔日黑臭水体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河水和沿岸葱郁的植被。

  为了青山常在,陕西持之以恒保护秦岭生态。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秦岭北麓生态曾一度遭到破坏。陕西动真格、出硬招遏制违规开发,违建别墅已不见踪迹,保护区里的小水电站也逐步退出。在复绿的山脚下,一排排新栽的白杨已然成林。“栎类、黄栌等一些常见物种,在秦岭分布范围扩大了。还发现大片铁筷子、蕙兰,秦岭植被正在恢复。”西北大学教授岳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