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奋力谱写“三北”工程新篇章
来源: | 作者: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 2024-06-17 | 19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坚持守正创新,形成强大工作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要健全“三北”工程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这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了“金钥匙”。通过成立国务院“三北”工程协调机制,推动出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制定实施“1+N+X”工作方案,明确了主攻方向和战略任务,细化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通过协调安排特别国债、专项补助资金、林草生态用水,鼓励吸引央企深度参与、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为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提供了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通过发挥林长制“指挥棒”作用,引导督促地方党委政府扛起责任、周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三北”工程已成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三北”各地相继发布关于打好“三北”攻坚战的总林长令。

不断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扎实成效

防沙治沙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我们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走深走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精心组织实施重点项目。聚焦三大标志性战役区等重点区域,瞄准主要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推进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治理。要建立重点项目库和部门联合审查机制,实行项目储备、开工建设和监测评估全过程闭环管理。要坚持挂图作战、包片指导,深入一线抓进度、保质量,狠抓项目实施监管,把任务真正落到山头地块。

积极创新工程建设模式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构建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宁夏沙坡头、甘肃民勤、内蒙古磴口和库布其、新疆柯柯牙等地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机制,引导中央企业、国有林场参与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生态光伏治沙工程,推出一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项目。充分尊重地方和基层首创精神,推进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多策并举加强林草生态用水保障。

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和装备提升。当前,“三北”地区面临优良治沙树种草种短缺、机械化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等诸多挑战。要组织科技力量向“三北”进军,深入基层和前沿对口服务,现场破解“荒漠变绿洲”科技密码。要推动设立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切实破解老化退化林修复、光伏治沙模式及配套技术等重大问题。要坚持治沙效果和节约水资源统筹谋划,科学安排植被类型和密度。要推广应用林草先进机械装备,推广机械沙障治沙、复合沙障治沙等自然恢复技术,推广覆膜保水、灌木树种截杆等抗旱节水造林技术。要打造“三北”工程调查监测生态网络感知平台,科学评估建设质量成效。

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大力宣传弘扬“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加大先进典型、英雄模范的选树、宣传、表彰等力度,以榜样力量激励人、鼓舞人。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强化矩阵式传播,主动讲好防沙治沙“三北”故事、中国故事。

深入推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强化跨境沙尘和沙源地治理,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加强中蒙、中阿、中非荒漠化防治合作,打造跨学科、多领域、国际化的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