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贵州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
来源: |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 | 发布时间: 2024-03-25 | 369 次浏览 | 分享到:


目前,全省林下天麻种植达41.5万亩,形成了雷山县、黎平县、大方县、七星关区、德江县、赫章县、镇远县等天麻重点示范县。

单品林药产业破圈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实施单品突破,形成特色产区。全省重点布局林下天麻、石斛、茯苓、黄精、方竹笋、竹荪、鸡、蜂等优势单品,指导各地发挥特色优势差异化发展。

《贵州省林下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聚焦林菌、林药、林笋、林禽(畜)、林蜂、森林景观利用(不包括规模化旅游、康养基地)等主要业态,建成食用菌产业大省,打响贵州道地药材品牌。按照这一规划,至2025年,规范化林下种植食用菌面积达到100万亩,野生菌保育扩繁面积达到270万亩,实现产值132亿元;规范化林下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450万亩,野生资源保育扩繁面积达230万亩,实现产值198亿元。

探索多元模式

如何实现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储林+”“特色林业+”“油茶+黄精”……贵州省各地探索复合经营百花齐放,从实现林上、林下、林中、林内、林外空间高效利用到立体发展,充分挖掘林下经济的富民功能。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三都、瓮安等县采取“国储林+”模式,开展森林复合经营,将胸径大于12厘米的马尾松间伐材通过精深加工做成木制托盘,提高附加值;将胸径小于12厘米的马尾松间伐作为段木栽培茯苓,提高经济效益,将间伐的树枝和木屑加工成生物颗粒燃料。同样的一片马尾松林,如今却生成了更多林下产品。目前,黔南州12个县市围绕“国储林+”发展林下经济7.62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国储林+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个。

江口县利用40万亩国储林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按公司占80%、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占10%、林地农户占10%的“811”方式进行分红。全县建成“国储林+黄精”6000余亩、“国储林+茯苓”5000余亩、“国储林+淫羊藿”2000余亩、“国储林+蜂”3000余箱。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展“国储林+林下经济”和“油茶产业+林下经济”等模式,实现林下经济和油茶基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目前,全州已建成和在建百亩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258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林下示范基地8个。2023年,黔东南州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743.1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139.33亿元,林下经济面积、产值2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实践证明,贵州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复合经营之路,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岑巩县平庄镇后坪村,志愿者在林下菌菇栽培基地直播销售菌菇。 胡攀学摄

如今,林下中药材、林下养殖、林下旅游……林下经济多元化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去年,贵州省林业局开展了林业助推农民增收路径课题研究。通过对全省“十县百村千户”的调研发现,参与林下种植养殖农户比未参与农户家庭年均收入高23.44%,参与森林景观利用农户比未参与农户家庭年均收入高22.06%。2023年,全省林下经济从业人员达315.2万人,占农村人口18.08%,林下经济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林下经济正不断发展壮大,展示勃勃生机、美好愿景。(冯璐 赵恒 胡鸿韬 张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