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9月4日电(陈凯星 黄玫 卢鉴)茂名,一座因石油而生的工业城市,也是广东农业第一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力促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进程中,茂名正发扬“二次创业”奋斗精神,用“红色”党建引领千亿产值农业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南方油城”转型“滨海绿城”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做好千亿产值农业大市“土特产”文章
走进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荔农致富在产业链上”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
“党建+产业发展”是茂名探索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的创新之举。通过建立产业链党委,把过去分散经营的农业主体聚合在一起,实现抱团发展。2023年,荔枝产业链党委在牵头助力荔枝销售、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助力荔枝产销两旺。目前,茂名已成立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等7个产业链党委。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国兵说:“2023年茂名荔枝总产量62.09万吨,是统计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实现鲜果销售收入约90亿元,创历史新高。”
让“致富果”变成“思想果”,要将思政课搬到乡村振兴第一线。中共茂名市委党校教育长张蓝青说:“柏桥村的荔枝产业链党委通过党组织把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使大家形成整体利益抱团,解决了果农利益分散化、群众议价能力低等问题。”
柏桥村党总支部书记何清说:“‘柏桥讲堂’彰显了柏桥村的‘红色’底蕴,方便我们碰撞乡村振兴的‘金点子’。2023年柏桥村荔枝产量接近1万吨,销售额接近1.2亿元,带动户均增收20%。”
“二次创业” 开辟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赛道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南方油城”茂名因油立市。
面对未来十年内柴油、汽油产能将面临过剩的趋势,茂名如何“稳住基本盘”,发力“二次创业”?
对传统石化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成为茂名的选择。
2019年9月,采用霍尼韦尔UOP新一代丙烷脱氢技术的东华能源烷烃综合利用项目签约落户茂名。2020年3月,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破土动工,掀开了茂名建设世界级绿色化工与氢能产业基地的序幕;2022年6月,茂名新材料丙烯腈产业链项目启动,标志着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往下走”取得实质性突破;2023年6月,总投资300.4亿元的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获批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引领石化产业加速绿色转型……
茂名石化生产管理部节能与公用工程室副主任程方军说,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将为茂名石化炼油向化工转型,油品迈向洁净,化工品迈向高端提供保障。
在茂名滨海新区东端吉达港区腹地,这里正在建设“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园内的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将带来约50万吨的氢气产能。近期,随着新能源技术在这里投入应用,与石化产业耦合发展,茂名将开启绿色化工与氢能千亿级产业集群从“低碳”到“零碳”的探索之路。
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张乐乐说:“我们力求把茂名从一个传统的‘油城’转变为‘氢城’,这对于茂名探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非常重要。”
绿色引领 共建共治共享山水相融的“滨海绿城”
“滨海绿城”不是一时之功,需要不断厚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础,久久为功。
走进位于茂名城市西北角的露天矿生态公园,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野餐、露营的市民络绎不绝。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昔日的废弃露天采矿场。
1962年投产至1992年停产,露天矿曾开采出油页岩约1.02亿吨,生产页岩原油292万吨,为新中国甩掉“贫油国”帽子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也留下了一个最深处距地表约百米的废弃露天矿坑。
曾几何时,露天矿坑由于偷采导致周边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空气污浊,一度成为茂名市民诟病的“城市伤疤”。
提起“城市伤疤”的生态修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负责人唐昊成用了“壮士断腕”“愚公移山”来形容其艰辛。他说:“这一带富含高岭土,不适合种树,我们是种一棵换一块土,像愚公移山般种出的一座绿水青山。水污染严重,茂名市以壮士断腕、还绿于民的决心,引入高州水库的水造人工湖,将矿坑地下价值三千亿元的矿产收益封存湖底。”
近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开展露天矿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示范工程,引领全市绿色发展。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露天矿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昔日“矿坑”变“碧湖”,采矿工业遗址转为“生态公园”。该公园先后获评“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成为茂名闪亮的生态文明名片,助力茂名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