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学习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为国家公园“打底子”“筑里子”
来源: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12-31 | 2188 次浏览 | 分享到:

“面子”是国家公园的自然风貌,“里子”是国家公园的内涵。作为服务林草行业发展的科研国家队,中国林科院一直在为国家公园建设做着科技支撑的基础工作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正成为中国对外讲好美丽中国故事的亮丽名片。

“面子”是国家公园的自然风貌,“里子”是国家公园的内涵,其根本就是森林、草原、湿地、荒漠,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资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世荣表示,尽管国家公园建设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和研究从未间断。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林科院的吴中伦、蒋有绪等老一辈科学家就在四川九寨沟、海南尖峰岭等地开展了森林地理调查和野外生态系统观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中国林科院又成立了自然保护地研究所,并先后与湖北、海南等地共建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研究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等合作平台,持续发挥着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绿色卫士”作用,为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做着“打底子”“筑里子”的基础工作。

本底调查

科学评估国家公园面积范围

森林、草原、湿地、荒漠,以及依附于这些自然生态系统生存繁衍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构成国家公园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根本目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如何做好“保护”这件事?摸清家底是基础,更是关键。

在国家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工作以前,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研究员李迪强及其团队早已在三江源、神农架、祁连山等区域开展了20多年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先后发表了《神农架金丝猴生境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学术著作和60多篇论文,全面提供了3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并提出了该区域的旗舰物种保护优先等级。特别是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边界确定过程中,当地根据研究团队在阿克塞县哈尔腾地区的雪豹研究成果分析,将该地区雪豹保护空缺地区、全球最重要的栖息地,以及甘肃和青海雪豹的活动廊道纳入了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范围。

受国家林草局委托,团队开展了国家公园完整性系统研究,在分析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完整性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物生境完整性、生态功能完整性和物种迁徙路径完整性、水系连通完整性、植被垂直带谱完整性等水平的中国国家公园完整性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为《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政策出台提供了重要参考。团队还对东北虎豹、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地整合过程中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指标体系、保护与发展权衡、省级保护区重要性,包容性保护模式等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建议,提交了神农架国家公园功能区划调整和国家公园边界扩展研究报告,并协助将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的长青和唐家河申报纳入了首批全球管理最佳保护地绿色名录。

智慧监测

科学感知国家公园资源动态

“看图数猿”“听声识猴”“闻味辨熊”……为了动态掌握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中国林科院的专家可谓“煞费苦心”,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全国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构建了红外相机放置、物种鉴定和分析的软件支持系统,为建立看得见野生动植物,管得住人的“互联网+国家公园”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0年8月18日,首次实现利用4G红外相机拍摄到海南长臂猿”“2020年8月28日首次远程拍到海南长臂猿新家庭群E群雌猿产仔”“2021年5月30日首次拍到海南长臂猿下地活动” ……这是森环森保所金崑研究员带领的野生动物生态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研究团队近两年基于智能监测平台取得的监测研究成果。

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旗舰性和指示性物种。为加强海南长臂猿种群增长关键因子监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研发工作,中国林科院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及周边,针对海南长臂猿建立了以4G红外自动相机和音频自动采集装置为主的智能监测试验平台。该监测平台可开放给当地林草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可随时调看海南长臂猿监测情况,与地面人工监测形成互补,对于及时掌握海南长臂猿的动态,可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走进中国林科院资源所实验室,张旭研究员通过互联网远程调用方式讲解着神农架国家公园川金丝猴智慧监管系统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利用这一监测系统平台,不仅可以实时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核心保护区内金丝猴的生活状况,还可以通过在金丝猴栖息地布设的物联网,将声景指数、大气温湿度、光照、降水、土壤等动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同步呈现出来。

中国林科院从2012年就开始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开展旗舰物种川金丝猴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等研究,利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无线宽带专网、物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全面掌握了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川金丝猴种群现状、遗传结构和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对金丝猴种群与栖息地的影响等,建立了野外种群生境和行为监测平台,对补食种群和圈养种群管理和栖息地重建技术、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