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碳中和——中国在国际舆论上的新挑战
来源:中美聚焦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06-18 | 3970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下,约130个国家都做出在21世纪中叶或之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发展战略承诺,试图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能源转型等各种方式抵消目前被视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因素二氧化碳的排放。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红杉中国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净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高达20.14亿吨,约为中国当年碳排放总量的20%,是全球第四大碳排放大国印度的总量,约为OECD所有成员国滞留他国的“隐含碳”的70%。换句话说,中国在碳排放总量里承担了本应他国承担的部分碳排放份额。发达国家贪婪的消费欲望,导致了生产规模的全球扩张,恶化了全球气候环境,却滞后性地将减排责任强加给新兴经济体。可以想象,中国极有可能成为西方国内气候政治的最大替罪羊。

二是基于“碳核算”的国际话语权旁落而产生的数据风险。目前,由国际能源署(IEA)、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re, CDIAC)、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 EDGAR)、美国能源信息署(U.S.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和英国石油等七家机构组成的碳排放核算机构,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家的碳排放核算数据,垄断了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的国际话语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碳排放核算工作的现状、问题及挑战》报告显示,目前根据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交的《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以及中国科学院碳专项报告的核算结果,国际机构碳核算普遍高计了中国碳排放量,最高达7%。如果与中科院的碳专项相比,竟出现被高估20%的现象。可以想象,当碳排放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碳市场越来越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重要领域时,一场碳核算的公信力之争就会出现了。

三是以“碳斜率”为特征的中国持续发展与中外竞争的碳约束压力。构想一幅数轴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碳排放量。从碳达峰即为最高点,碳中和是零点。很明显,1979年碳达峰的欧盟、2005年碳达峰的美国,都承诺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分别用了71年和45年,从顶点到零点的斜坡是较缓和的。但中国只有30年,是非常陡峭的“碳斜率”。

中国需要用更高的效率、更短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同样的任务。许多年长者还记得1950年代伦敦雾都、洛杉矶化学烟雾污染的经历,中国没有走欧美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坎坷的自我约束发展之路。笔者曾在其他文章中写过,中国崛起与历史上所有大国其中有一条重要的不同点,就是“自我约束”。中国不侵略他国、不挑起战争、不输送难民、不欺负小国、承诺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签署绝大多数国际公约。现在,还要再通过绿色清洁、低碳发展约束中国发展速度。这是新型的大国崛起文明,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发展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对外讲好中国碳中和的故事

碳中和是一项关乎人类文明存续的中国攻坚事业,也是颠覆中国现代化以来形成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一场文明革命。但碳中和在中国的实现,远远要比其他发达国家的难度与阻力更大,中国政府需要投入与付出的也远比其他国家多。

欧美国家普遍在2040年、2050年甚至更早时间点的碳中和目标,令中国的2060年碳中和目标在国际舆论中显得被动。西方舆论普遍认定中国为全球经济强国,甚至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很难对“中国在未完成工业化倒逼碳达峰、为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而实现碳中和”产生共情。加之新兴绿色低碳行业认定与减排标准、碳金融规则约定与市场准入等,都面临着国际博弈和谈判,“30·60”目标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已经开始。

在中国,平均每5人才有一辆汽车;而在美国人均一辆车,且美国的汽车排量比中国更大。在中国,实际城镇化率只有约50%,在美国则是80%。中国人均用电量也只有美国的一半。碳排放相当大程度上代表着大规模生产、高耗能生活。中国人均收入仅有美国人的约20%。中国未富,就面临着“碳约束”。若西方舆论还紧逼,势必会刺激中国一些人因不公平碳排放权而产生的“碳排放民族主义”。由此看,对内凝聚碳中和的社会共识,对外讲好碳中和的中国故事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应掀起一场碳中和的社会教育风潮,塑造中国社会运行与民众生活的集体共识。当前,许多地方主官还不知道什么是“2060碳中和”以及如何实现?大多数普通民众更是不清楚碳中和为何物,以及会给中国带来什么、自己能为碳中和做什么?非能源外的一般企业对碳中和的热情也还不高。更深入、更普及、更持久的大众教育变得很紧迫,也很必要。类似“全国县委书记碳中和培训班”、“碳中和企业高管班”、“碳中和大众书系”等,都可以成为未来社会观念升级的重要方式。中国社会对碳中和重要性的认识,应该像当前对精准扶贫、健身跑步、中医理疗等那么熟悉与风靡。

第二,应重视碳中和的对外传播,培养更多低碳发展所需要的改革、法律、研究、教育等前沿人才。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集体学习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各级政府需要尽快拿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落实方案,完善通过税收减免、贷款担保及其他绿色金融工具与政策激励,塑造市场为低碳项目融资的优化方式,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配置全国的金融资源与自然资产服务于“零碳社会”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各类善于对外交往的人才,用外媒发文、采访、新媒体、影视作品等方式在国际社会讲述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艰辛与努力,提升中国气候治理的话语权与国际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