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03-16 | 1816 次浏览 | 分享到: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美,野趣盎然。这里有711种维管束植物、892种昆虫、186种鸟类,一年四季生机勃勃。

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按下了“重启键”。如今,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已成为杭州的一张生态旅游“金名片”。

“当年的综合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抢救性工程。工程实施之前,湿地水质一度跌至劣五类。”说起西溪湿地的变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刘想打开了话匣子,通过加强原生态保护、地形整理、植被配置等系列举措,西溪湿地逐步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随着西溪湿地的“重生”,2005年5月1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湿地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始终要放在首位。”刘想介绍,西溪湿地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3个功能区。超过80%的区域不对游客开放,生态环境较好、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封闭保护。

杭州专门出台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对湿地内放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游客接待容量等作了具体规定。

如何在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下,做好物种保护工作?西溪湿地专门组建了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出谋划策。

“适量的人工干预必不可少。个别区域如果有外来物种侵入,可能会迅速占据主导生态位,使部分本地物种消失。”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蒋国红介绍,除控制单一物种数量外,西溪湿地在原生态基础上,进行了不少改建和提升工程。

与2005年前统计数据相比,目前西溪湿地的维管束植物增加了522种,昆虫增加了415种,鸟类增加了117种。

莲花滩、千金漾、朝天暮漾三大观鸟区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龙舟盛会、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传统民俗活动,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据统计,2020年,西溪湿地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园区旅游收入达8500多万元。

空中俯瞰,面积11.5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在湿地公园东北角的桑梓样区域,由59幢白墙黛瓦建筑组成的创意产业园格外醒目。在保护的基础上,西溪湿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记者 方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