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资讯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塞罕坝精神:奋斗创造绿色奇迹 实践诠释“两山”理念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03-05 | 7639 次浏览 | 分享到:

春有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有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有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有一弯“深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很难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草木不见,黄沙弥漫,风起沙涌,肆虐地扑向北京城。

从1962年开始,三代塞罕坝人用50多年的时间,将这片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为112万亩人工林海。这里的4.8亿棵树木,排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

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什么是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意味着什么?循着绿色的召唤,穿行在林海里,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使命在身 接续拼搏甘奉献

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漠进军。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发出了这27字号召。

1962年,20岁出头的赵振宇是承德农专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在志愿去向一栏中写下的是:服从组织分配。几天后,他和大家一起唱着歌上了坝,成了第一代塞罕坝人,后来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原副场长。

刚刚40岁的王尚海,当时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带着妻子孩子上了坝,出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1964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6位女学生,集体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坝的壮丽事业。林场郑重地向她们表示欢迎。姐妹6个欢呼雀跃奔赴坝上,书写了“六女上坝”的时代传奇。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完成党的任务,纵有千难万险在所不辞。塞罕坝人的信念和坚持,让听到这些荡气回肠故事的人们为之动容。

塞罕坝人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1年造林8万亩。

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塞罕坝人。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到后来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刘海莹与场内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成为全国森林经营的样本。

2005年,河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于士涛,成了第三代塞罕坝人。走过了最初的寂寞和迷惑后,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浩瀚林海,与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了“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6大林业尖端课题,现已成长为塞罕坝分场场长。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塞罕坝人的理想就是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信念就是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有了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他们的骨头更硬,意志更坚,办法更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的征程。塞罕坝的绿色攻坚,也向着更强的堡垒进发。

最后的近9万亩石质荒山,大多岩石裸露,土层只有几厘米,最大坡度达到46度,好比在青石板上种树。在石质荒山造林,连专家都断定种树难活。塞罕坝人采取大穴整地、客土、覆膜等措施,让这9万多亩石质荒山全部实现了造林绿化。

“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风沙,严霜镶被边。”第一批上坝的李秀珠老人的这首诗,道出了几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创造奇迹的豪迈气概。

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在塞罕坝精神鼓舞下,更多的“塞罕坝人”在神州大地不断涌现。

在燕赵大地,“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带领乡亲们找寻生态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推广林业技术36项,技术推广面积1826万亩;带动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